
本刊讯(记者 阿莱)11月20日-21日,智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暨淮南深度融链发展大会(2025)在安徽淮南盛大启幕。
此次会议由车百会与淮南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精心设置了1场高层会议、2场专题会议、1场地方企业园区考察以及1场产品展览展示活动。会议旨在全方位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升级,为淮南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白犀牛智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王瀚基
11月21日下午,“智能商用车专题会议”如期举行。白犀牛智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王瀚基在主旨演讲中指出,无人物流车自去年起势,今年尤为火爆,几乎所有主机厂均已布局相关产品规划。但他同时坦言,尽管行业整体规模迅速扩大,仍面临多重挑战。
一是技术层面。AI技术直接关系到运行安全、运营效率以及泛场景适应能力,必须持续迭代升级。
二是车辆本身。白犀牛始终坚持一个核心观点:无人物流车本质上仍是一款车。当前的发展趋势也印证了这一点——无人物流车正变得更大、更快,越来越接近传统汽车的产品形态和工程标准。
三是法规层面。法规一直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尽管过去几年特别是自去年以来,全国大部分城市逐步开放路权,据公开数据显示,已有约1900个县区开展无人车试点运行,但各地法规标准不统一、政策时有收紧等问题依然突出。
四是商业层面。自2024年起,随着成本下降与技术成熟,无人车在快递末端率先实现商业模式跑通并快速起量。例如,近期中国邮政启动7000台无人车招标,成为行业迄今最大规模的一次采购。值得注意的是,快递仅是同城物流中的一个细分场景,更多应用场景正在被挖掘——货拉拉、滴滴等平台已开始与多家无人车企业合作试运行。
据王瀚基介绍,目前无人车的应用已拓展至九大集中场景,包括商超配送、生鲜冷链、安防巡逻、工业物流、即时配送、园区运输、校园外卖,以及酒店、医疗领域的消毒物资运输等。
他进一步举例说明,2024年快递领域的无人车商业模式已成功验证并加速落地。无论是顺丰、京东等直营客户,还是“三通一达”等分销体系,均已开启大规模采购。降本效果显著:传统模式下,快件送至驿站后还需二次分拣,每票额外产生约0.1元成本;而采用无人车直送后,省去驿站取件环节,网点每票可节省0.1元。在快递行业“以分为单位”精打细算的成本结构中,这一节省意义重大。
“我们在安徽布局较早,2022年即进入合肥,目前淮南也有无人车投入运营。合肥作为首个本地化示范运营城市,已部署超百台无人车。”王瀚基表示。
当然,要实现无人车的大规模应用,仍需突破三大关键问题:
第一,AI技术必须持续进化。行业正从基于规则的算法向端到端模型演进,并进一步探索“世界模型”路径。AI不仅要保障安全,更要提升部署效率——在无人物流领域,这不仅关乎用户体验,更是决定成本效益的核心因素,将显著降低部署的时间与经济成本。
第二,车辆开发需坚持车规标准。王瀚基强调,白犀牛始终不亲自造车,而是与优秀整车企业深度合作。车辆开发严格遵循汽车行业的微型开发流程,并融合软件敏捷开发理念,构建专属于无人车的开发体系。今年底,公司将正式量产首款与主机厂联合打造的全车规级无人车——从供应链选型、生产工艺到下线检测,均全面符合车规级要求,预计本月实现量产启动。
第三,生态协同至关重要。王瀚基指出,即便软件、AI与硬件都达到高水平,若缺乏完善的运营生态,仍难以真正落地。无人车虽取代了司机,但用户对其仍有“类司机”的服务期待,因此必须强化运营属性。为此,白犀牛已携手一批传统商用车运营商及新兴运营伙伴,共同探索无人车在事故处理、故障拖运、维修调度等环节的标准化流程,力求在无人干预前提下实现高效、低成本的闭环运营。
“唯有自动驾驶公司、整车企业与运营生态三方深度融合,才能真正为行业创造可持续价值。”王瀚基总结道。
| 白犀牛王瀚基:无人物流车大规模应用仍需突破多重挑战 |
| 2025-11-21 21:43:34 |
| 京能新能源郭辉:当前商用车充电网络痛点及企业应对之策 |
| 2025-11-21 21:07:38 |
| 陕汽淮南专用汽车汤振齐:重卡新能源化和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与挑战 |
| 2025-11-21 20:21:35 |
| 安徽省汽车工程学会尹晓燕:淮南是商用车供应链创新的潜力股 |
| 2025-11-21 19:16:58 |
| 江汽集团魏沈平:构建开放、共享、韧性、可持续的产业链生态 |
| 2025-11-21 15:3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