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闻
杂志
专题
我们
打造全球高端装备产业链,潍柴底气何来?
作者:萧荣
2025-10-20 17:23:49
潍柴集团2025全球合作伙伴大会隆重举行。

“面向未来,潍柴不仅要做卓越的装备制造商,更要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实现产品价值、客户关系、产业生态三大维度的深度跃迁,成为价值的共创者、生态的引领者,共同打造科技领先、绿色发展、世界一流的全球高端装备产业链。”在10月18日于青岛举办的潍柴集团2025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山东重工集团副总经理,潍柴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潍柴动力董事长马常海的话语掷地有声。

此次大会上,潍柴全方位展示了企业实力与发展蓝图。一方面,潍柴详细介绍了自身整体运营状况、全系列全领域发动机产品布局,以及在全球领先的研发创新与生产制造能力,充分彰显其在行业内的深厚底蕴与强劲竞争力。另一方面,潍柴海外业务负责人分别就发电、船舶动力等战略产品线展开推介,着重强调其技术壁垒、市场适配性以及覆盖全球的服务网络支撑能力,展现了潍柴在全球市场的广泛布局与卓越服务水平。

wps_doc_0.jpg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潍柴正式面向全球发布全新液压品牌“LHY”,宣告原“林德液压”品牌完成战略升级。作为传承德国百年技术基因的核心资产,“LHY”品牌的推出,不仅是品牌标识的更迭,更是潍柴加速迈向全球液压系统领导者行列的关键一步,充分彰显了其对高端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与国际化布局的坚定决心。

同时,潍柴旗下29个国内外品牌矩阵齐聚大会,共同展示了全系列全领域动力系统、商用车、农业装备、工程机械、智慧物流、海洋交通装备等六大业务板块的拳头产品。这些产品集中展现了“大国重器”的硬核实力,凸显了潍柴在高端装备领域的全面布局与领先地位,也折射出其以系统集成能力重塑高端装备生态的战略意图。

在产品推介环节,潍柴将重点聚焦于多元绿色低碳新能源产品。多年来,企业持续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将氢燃料、混合动力、纯电等前沿技术高效转化为“更好用、更耐用、更省心、更智能”的产品,赢得了全球客户的长期信赖。这种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技术转化能力,也正在成为潍柴在全球高端装备市场持续领跑的核心竞争力。

逆势突围的“三驾马车”

wps_doc_1.jpg

(山东重工集团副总经理,潍柴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潍柴动力董事长 马常海)

今年以来,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新能源领域的竞争更是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潍柴在山东重工的引领下,依然保持了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

数据显示,今年1-3季度,潍柴实现营业收入超2500亿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以及部分相关产品的销量和收入指标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马常海用“年年难过年年过,日子过得还不错”形象地概括了这一发展成果。而潍柴能够实现稳健增长,关键在于抓住了以下“三驾马车”战略业务增长点。

一是大缸径发动机数据中心业务“大有可为”。随着人工智能与算力基础设施的爆发式扩张,数据中心对高可靠性备用电源的需求激增,这为相关业务带来了巨大机遇。山东重工与潍柴敏锐捕捉到这一契机,大力发展大缸径发动机业务。从2023年的几十台销量,到2024年的几百台,再到今年1-3季度销量同比增长400%,实现大幅跃升,该业务已从边缘尝试蜕变为支撑传统动力板块的重要增长点,体现了潍柴对技术周期的前瞻判断,支撑了潍柴传统业务的增长。

二是新能源业务“欣欣向荣”“绝不掉队”。潍柴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同样独具前瞻性,甚至可追溯至2010年,其不仅涉足电池领域,还在电机控制器、电机等方面积极谋划。如今,历经十余年技术沉淀与产业链整合,已经进入收获时刻。今年3月,潍柴新能源产业园在烟台落地投产,具备年产能20GWh的电池PACK能力,能够充分满足客户对新能源电池的需求。凭借这一优势,新能源板块“三新”业务同比实现122%的增幅,成绩斐然。

三是坚持“两条腿走路”国内外并进。山东重工与潍柴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潍柴深知,未来的增长点很大程度上在于出口。为此,其在产品出口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出台一系列相关措施,制定针对性、多元化的解决方案。这些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1-3季度,发动机板块出口收入增长超过30%,达到历史新高。这不仅有力地规避了国内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更强化了其在全球动力系统供应链中的地位,为山东重工集团整体出海战略贡献关键支撑。

赢战海外的“三重密码”

截至目前,潍柴已成功在海外并购10几家企业,且所有海外并购企业均实现盈利。这一斐然成绩,既得益于山东重工集团的正确领导、国际化并购战略的有效执行与高效落地,也离不开潍柴自身的拼搏奋进,彰显了潍柴聚焦主业、深耕技术、融合协同的全球化路径。

数据表明,潍柴海外业务收入在其整体业务收入中的占比已达46%左右,国际化指数高达40.93%,国际化程度颇高,远超行业平均水平。那么,潍柴取得如此佳绩的成功逻辑究竟是什么?马常海将其归结为“协同化、当地化、同心化”这三重核心密码。

wps_doc_2.jpg

其一,协同化。这是潍柴成功的关键所在。山东重工与潍柴在海外并购时,始终遵循一个核心原则:并购标的必须与主业紧密相关且协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潍柴心无旁骛攻主业,潍柴也严格践行这一理念,对与主业无关的业务,如房地产、金融等“快钱”领域,坚决不涉足。具体而言,第一,聚焦国家战略,这是首要原则;第二,与产业密切相关;第三,聚焦技术瓶颈。只有同时满足这三点,才符合潍柴的并购标准。而这种高度聚焦的战略定力,确保了每一次并购都能产生“1+1>2”的整合效应,而非简单的规模扩张。

其二,当地化。当地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海外并购企业的当地化。以潍柴最早并购的法国博杜安为例,潍柴将自身文化和管理模式融入当地,加大投资力度,进行产能扩张,赢得了当地的高度拥护,实现了快速发展。再如,2012年潍柴完成对德国凯傲和法拉帝的并购,德国凯傲于次年便在法兰克福成功上市。另一方面,是海外企业在山东的国产化落地。海外并购的核心目的在于“为我所用”,将先进技术和优质产品引入国内。例如,博杜安发动机、林德液压系统等均实现国产化落地,真正实现“技术回流、双向赋能”。

其三,同心化。“We are one”即“一家人”,潍柴将所有合作伙伴企业视为家人,真心实意助力其成长,推动其实现高质量发展。十几年来,潍柴鲜少提及兼并、重组、收购,而是强调战略合作与文化融合。为赢得合作伙伴的认同,潍柴从每一名员工、工会做起,邀请他们的员工、工会、管理层到中国,到山东、济南、潍坊做客,坦诚交流,逐步感化他们。潍柴相信,只有文化上被认可,才能实现真正的共赢。在管理上,海外企业拥有先进的管理文化与制度,潍柴将荣获中国质量奖的WOS(潍柴运营系统)管理模式输出至海外,与当地先进管理制度融合,形成兼具效率与包容性的治理体系,推动中外团队在理念与行动上高度统一。

结语

wps_doc_3.jpg

“We are one”蕴含双重深意:其一,强调全球潍柴人是一家,休戚与共,凝聚文化认同;其二,要当行业先锋,彰显“永争第一”的企业雄心。马常海表示,潍柴将大力倡导这一文化理念,推动海内外协同发展。

面向未来,潍柴将坚定落实既定战略,持续优化全球资源配置,强化海外业务的内生增长动力,确保境外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唯有实现海内外深度融合、共生共荣,方能为山东重工及潍柴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始终秉持“永不懈怠、永立潮头、永争第一”精神的行业领军者,潍柴正加速迈向世界一流企业。其如何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构建全球领先格局,以及如何践行全球化发展路径与战略成效如何,值得持续关注。

关键词:
相关链接
©2020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 京ICP备060029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