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闻
杂志
专题
我们
1000亿元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如何惠及更多的物流企业和个体货车司机?
作者:隋秀勇
2022-10-27 16:17:19

“目前,金融助力货运物流保通保障,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事件、一个金融事件,更是一项具有政治性和人民性的重要工作。”在7月6日线上召开的服务交通物流业纾困与专项再贷款座谈会上,交通银行总行公司金融部高级经理徐晓鸣如是评价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政策。

徐晓鸣所说的“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是指5月中国人民银行和交通运输部出台的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政策。6月,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出台了《关于用好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的补充通知》(以下简称《补充通知》),进一步明确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政策的适用对象、申请条件、审核及报销要求等。

为了落实《补充通知》相关要求,进一步做好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服务保障工作,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主办了上述线上座谈会。

5ae40242e45854a8a88e31d84b9886b.png

对症下药缓资金压力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从座谈会了解到,专项再贷款政策考虑到众多的个体货车司机和运输物流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他们的诉求主要是流动资金贷款和存量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或者是新增贷款用于货车贷款的借新还旧、偿还农资租赁租金等。今年4月,上海一家物流企业相关负责人曾告诉《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3月他们向银行申请供求延期,但对方只给予20天延期,否则就会影响企业征信。

由于目前约有六成的货车贷款的发放主体是汽车集团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专项再贷款政策设计时,主要考虑从两个方面向银行提供再贷款,引导其扶企纾困。

一是对于新增贷款需求,银行提供直接支持满足贷款申请条件的“两企两个”市场主体。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放贷,贷款额度和利率由银企双方自主协商确定;鼓励政策期间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二是针对个体货车司机车贷延期的需求,主要通过银行间接支持汽车央企下设公司,引导开展延期还本付息。如果合格银行为汽车国企下设公司提供同业融资,并且这些公司对个体货车贷款或租金开展了延期,那么合格银行就可以向人民银行申请专项再贷款,缓解其为货车贷款延期带来资金流动性压力。

b29bb9cec983a25f6a6769a281f16e5.png

申请主体需满足一定条件

专项再贷款政策的适用对象——“两企两个”正是受今年疫情冲击较大,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和资金压力的物流企业和个体货车司机这两大群体。“交通运输是市场经济的经脉,也是保障民生、防控疫情的重要支撑。”6月6日,李克强总理到交通运输部考察时特别指出,“交通物流的背后有量大面广的物流企业和货车司机。”

具体而言,其中的“两企”为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物流配送企业,具体包括道路普通货物运输企业,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司机之家”运营企业和中小微物流配送和快递企业;“两个”为道路普通货物运输个体工商户、个体普通货运车辆车主。

需要注意的是,申请专项再贷款的“两企两个”需满足一些条件。如“两企”需要具有交通运输部主管部门核发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提供近3年自有货运车辆数及车辆牌照、车辆行驶证;中小微快递企业应当具有邮政快递管理部门核发的《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含分支机构);全部使用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从事城乡物流配送的企业,应当具有营业执照、货运车辆《行驶证》。

显然,前述物流企业是专项再贷款的适用对象。若其贷款银行在《补充通知》“合格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工农中建交以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7家银行机构范围内,就可以申请专项再贷款政策支持。

“为申贷相关方提供服务保障,推动专项再贷款落地落实,根据《补充通知》对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提供专项再贷款服务支撑的具体要求,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依托物流供应链服务保障系统与相关银行总行建立关键信息共享机制,建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意向申报系统,畅通贷款意向申报渠道,方便用户上报申贷信息,经核实后向银行提供证明报告。”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负责人孙腾达表示,为方便在线申请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特别开设“物流再贷款申报”专题,点击国家物流信息平台公众号“平台服务”菜单栏中的“物流再贷款申报”按钮可直接进入。

孙腾达详细介绍了操作流程:用户进入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在线申请页面,填写相关信息后提交申请;收到申请后,工作人员会与用户联系并核实信息;系统对申贷意向进行信息核查,检验“两企两个”相关资质,并将意向名单推送银行总行;总行初审核查后,系统将按照银行要求进一步提供企业核验报告,为银行审核贷款资质提供依据,提高贷款效率,助力交通物流业纾困保畅。他同时补充,“目前,意向填报系统联合了部分银行总行,其他银行还在陆续接入中。”

金融机构行动起来

在相关政府部门积极行动开展专项再贷款工作的同时,金融机构按照政策要求紧锣密鼓的行动起来。

5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交通运输部向七家“合理银行”发布的《关于设立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22]120号)首次明确,专项再贷款的额度是1000亿元,利率为1.75%,期限1年,可以展期一次,专项再贷款采取“先贷后借”直达机制。“自5月1日起,金融机构可以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向符合条件的群体发放贷款,之后按季度向人民银行申请专项再贷款的资金,并报送相应台账。”徐晓鸣说。

为此,交通银行总行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对内,从组织保障、制度建设和协同优化三个方面推动专项再贷款工作;对外,建立了政银企三方关键信息营销共享机制。

据徐晓鸣介绍,面向企业客户、中小微客户和同业客户,目前交通银行推出了三大类对接专项贷的金融产品:

一是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其主要是用于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日常的经营周转,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从担保方式来看,有信用、保证、抵质押三种。

二是普货e贷。这是针对小微物流配送、快递企业和道路货物运输个体工商户的产品。该产品最大的特色就是线上化和智能化。借款人,比如小微物流配送企业,扫二维码线上申请、系统自动审批、实际反馈审批结果。如果是纯信用模式,在线就能够生效,比如两百万元、三百万元的额度,最快当天资金就能够到账;如果是抵押模式或者保证模式,由于涉及到线下手续办理,一般5~7个工作日之内也可以办结。

三是同业借款。这是专门面向同业金融机构的一款金融产品,用于支持国有汽车企业下设的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租赁公司开展延期还本付息(含延期支持租金)业务。这三类公司可以向交行申请同业借款支持,同样也可以享受到优惠利率的人行专项贷额度。

会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也表示,为了加快推进专项再贷款政策落地,尽快支持客户专项再贷款的申请,邮储银行迅速调整产品政策,研发专属产品,优化作业模式,积极支持物流运输行业“两企两个”群体各项金融服务需求。

恵政落实有待加强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从会上了解到,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银行机构通过细化专项再贷款相关工作制度和推出相关金融产品,已经为不少物流企业和个体货车司机成功办理了贷款延期业务,缓解了燃眉之急。

不过,与会的物流企业代表也指出了当前专项再贷款政策在落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表达了相关诉求,并对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政策提出建议,希望加强规范申请专项再贷款的流程,让“两企两个”及时享受到政策红利。

中储智运战略研究院院长刘云飞表示,针对专项再贷款政策,他们进行了两轮问卷调查,并通过访谈等方式,了解个体货车司机和物流企业有关购置货车贷款、专项再贷款政策的知晓和落实情况。

“大约半个月前,在第一轮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约一半的受访者仍不清楚专项再贷款政策,且一部分银行未通知其可以申请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刘云飞还透露,不少开展贷款购车业务的汽贸公司拒绝或推托为个体货车司机申请贷款延期还本付息。”

刘云飞进一步表示,除7家合格银行外,部分银行存在执行政策变形的情况。有的银行仅延期两个月还款,有的提前预还三个月贷款后才给予利息优惠,有的需要按月支付利息,本金部分可以延期,这导致与其它银行合作的货车司机,无法完全享受到金融优惠政策。

据悉,5月底专项再贷款发布之后,黑龙江省交通厅快速地进行了相关工作的组织部署,组织地方行业协会、网络货运企业和联盟机构进行信息的提报,并计划从交通部门设立地方白名单,提供给金融机构和银行,推动专项再贷款政策的落实。而在政策落实推进过程中,黑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网络货运产业园项目负责人杨珍发现,由于专项再贷款政策有效期为5月1日至12月31日,政策执行时间较短,地方银行缺乏相关的金融产品,导致企业很难获得金融专项政策的扶持。

对于专项再贷款落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会物流企业代表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主要可归纳为三点: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的力度。银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可以利用各自的优势加大政策宣传,通过银企对接方式或者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做好政策的宣传和推介;依托物流平台,不仅可以扩大专项再贷款相关申请流程和要求的宣传力度,还可以对接需求,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

二是金融机构加快物流金融产品创新。建议考虑让商业股份银行参与其中。例如,参照交通银行的同业服务产品,扩大金融服务的范围,能够更迅速的推动相应的金融产品面向市场。

三是加大技术助贷和政策助贷的力度。《补充通知》明确提出,鼓励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等单位建立关键信息共享机制。利用技术手段打通底层数据,加强信息共享,可以加速专项再贷款政策的落地。在政策助贷方面,有的地方政府或交通主管部门,为地方物流企业申请贷款时,提供坏账兜底的资金池。这种做法可以鼓励银行发放贷款,加速产业的发展,缓解与降低疫情对行业的影响。

在会议最后环节,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副主任林榕做了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本次座谈会取得的成效,并对下一步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的工作方向进行了部署:一是按照交通运输部要求,进一步做好对接服务工作;二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银行与企业之间的需求对接,推动相关工作做实、做深;三是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细化责任,落实到人,推动相关政策落实见效。(本文刊载于《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2022年第14期)  

关键词:
相关链接
©2020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 京ICP备060029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