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凌晨零点,北京冬奥会各大场馆和室外赛场,随着运动员、官员、工作人员和观众的离场,归于平静。
而此时此刻,位于北京东南六环马驹桥,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华北公司(以下简称“外运物流华北公司”)通州物流基地的一个仓库依然灯火通明,24小时待命的20多名外运物流冬奥项目组员工迎来了一天中最繁忙的时间!
接受物资、消毒、二次包装、装车、发运……一系列物流运作有序开展,以保障冬奥物资的及时供应。
这样的工作状态,他们已经持续了半个多月。
冬(残)奥会物流保障全程历时98天
“自北京冬奥会各项赛事开始后,物流配送服务保障工作只能在每天晚上12点至早上6点之间进行。”2月9日,外运物流华北公司总经理孙海平向《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解释项目组员工们挑灯夜战的原因,他同时表示,“这个项目组不仅服务于北京冬奥会,还有冬残奥会;物流服务保障工作要持续到3月底,全程历时98天。”
可以说,在本次冬奥物流保障中,不论是一粒大米、一盒糖果,还是一瓶啤酒、一听饮料,都凝结着外运物流从深夜到凌晨、从仓储到运输、从二次包装到安装就位的专业服务和辛勤付出,充分彰显了外运物流更快的物流服务响应速度。
当然,做好冬奥会物流服务保障工作,仅靠“熬夜”苦干是不够的。外运物流华北公司为了快速响应冬奥组委和客户等多方面要求,及时提供解决复杂化场景的方案,在冬奥物流服务保障方面做到了“六专”,即专门团队、专用原料、专线生产、专库存放、专车运输、专人押运,并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仓库独立监控及网络布线、外部隔离等施工改造。
孙海平介绍,去年(2021)年底,外运物流华北公司顺利通过北京冬奥组委及多个政府部门的联合审核,正式成为北京冬奥物流服务保障体系中的一员,并作为某食品领域的独家物流供应商,提供食品的仓储、干线运输和市内配送等服务。
“我们主要负责包括北京冬奥会的3个赛区12个竞赛场馆、所有非竞赛场馆以及冬奥村在内的,共计38个配送地址的供应商直送场馆保障业务。”孙海平向《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介绍,“外运物流华北公司辖区包括京津冀,河南、山西和内蒙古,在提供奥运物流服务方面,具有地利之势,而且又是外运物流的驻京单位,助力冬奥的物流服务保障,我们义不容辞。”
在通过联合审核后,外运物流华北公司冬奥物流项目组正式开始运作。公司20多名业务骨干被抽调出来,组建了冬奥项目闭环管理团队,实现了“两点(操作区和员工宿舍)一线”的全程封闭管理。
除了专门团队,外运物流华北公司在马驹桥通州物流基地内对5000平方米的仓储设施进行了隔离改造,做到了专库存放;配备了17台冬奥物资专用运输车辆,实现了专车运输和专人押运。此外,外运物流华北公司配备了8台专用运输车辆随时待命,以便在面对突发情况和增量需求时,能够快速及时响应物流服务保障需求。
“人、物、环境、设备”是防疫重点
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在国内,北京、天津、河南等地也出现了散发疫情。这增加了冬奥物资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如何在物流工作高效运转的同时保障好防疫安全?
“我们按照北京冬奥组委制定的物流服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施方案,从人、物、环境、设备等四个方面强化疫情防控工作,在物流工作高效运转的同时保障好防疫安全。”孙海平说。首先,外运物流华北公司在物资的仓储环节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仓库每天都进行消杀,对货物、车辆、人员严格区分管理,分流线管理,避免交叉接触;所有货物入库前,严格查验入场手续,在库外指定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同时对货物进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的抽检,手续齐全、核酸检测结果阴性的货物方准许入库。
其次,货物卸完后再进行二次消杀。所有货物进入库房后,工作人员对货物、货架、库内环境进行常规消毒;货物出库后,还会再一次对货物进行彻底消毒,从而保证其他冬奥场馆可以安全放心地接收货物;在货物运输作业时,驾驶员和押运员全程穿戴防护服、口罩和护目镜,且严格按照专车专线直送的运输要求,避免货物在送达指定场馆前与外界接触,保证运输的安全;同时,在非运营时间,车辆必须在监控区域内停靠。
此外,在人员管控上,外运物流华北公司对冬奥项目闭环管理团队成员实施“三集中”管控,即集中管理、集中换装和集中住宿,并且每两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每七天进行一次诺如病毒检测。
不仅如此,“北京冬奥保障项目对安保的要求也极高,所有参与冬奥项目的员工不仅要通过严格的政审,还签署了保密协议。”孙海平补充说。
结缘奥运赛事已超20年
虽然外运物流华北公司冬奥项目组去年年底才正式成立,但是严格说来,中国外运参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物流保障服务的时间应追溯到去年年初。
2021年3月,中国外运华北有限公司北京公司就为冬奥转播中心设备提供专业物流服务,为冬奥转播中心近400个40尺集装箱的设备提供从天津至北京外运仓库的运输、堆存以及转运至国家会议中心及崇礼主会场的物流服务。
从彼时起,中国外运便整合最优质资源,依托全网运营的优势和数字化创新技术,开放共享内部信息,强化内部协同效应。
在线下层面,中国外运在冬奥项目运营中以北京为支点,调动了系统内4家经营单位超过5000平米合规标准的示范仓库、数十台绿色环保的运输车辆、近百位甘于奉献的干部职工,共同保障冬奥物资物流服务的顺利进行。
在线上层面,中国外运依托物流控制塔、SDCC智慧运输系统等科技创新,为冬奥项目全网运营提供了“大脑中枢”式的数字化保障。物流控制塔是中国外运在智慧物流领域大数据分析服务的创新性探索与成功实践,不仅能为公司内部用户提供提升效能、协同共享的工具,同时也为客户提供了端到端可视化和供应链优化决策辅助服务。同样,最新研发上线的SDCC智慧运输系统,也实现了客户管理、运力管理、订单管理、调度管理、运输管理、计算管理全程可视,强化了内部协同,促进了外协管控。
“这不是中国外运首次服务于奥运赛事。中国外运自2001年起便与奥运会结缘,先后为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4年索契冬奥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2020年东京奥运会等十余项国际综合性运动会提供货物运输与物流服务”,孙海平总结说,“大型综合类赛事不仅是检验提升物流水平的重要练兵场,也已经成为促进物流企业加快适应建设现代化流通体系、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最佳平台。”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北残奥会的物流保障涉及北京市、河北省张家口市两地三赛区40余个场馆、55个业务领域、28个类别。由此不难理解,在国际奥委会的物流指南里,奥运物流被称为“和平时期体量最大的物流运作”。
作为物流国家队,中国外运承担奥运物流保障任务,既践行了央企的责任和担当,也充分展现了中国外运强大的全网运营优势和线上线下协同保障能力。(本文刊载于《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2022年第4期封面专题)
让AI为我所用,为广大客户所用——访康明斯中国数字化总经理洪云 |
2025-04-24 15:11:30 |
全国政协委员王先进:科技创新为翼,智慧物流提速 |
2025-03-11 12:53:25 |
全国人大代表王建清:培育现代化高素质产业工人,推动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
2025-03-10 08:48:03 |
康明斯完成低碳动力产品线最后拼图 |
2024-11-15 13:29:58 |
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七届进博“全勤生”,念好主运“服务经” |
2024-11-12 12:29: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