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闻
杂志
专题
我们
【回望2020】综合物流:勇于担当,逆势增长(专访徐胜明、黄怀朋、李艳归、熊星明等10人)
作者:
2021-03-16 16:04:46
2020年已经翻篇,但百般滋味依然萦绕心头,我们希望永远铭记,但有一天终将忘记。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特邀56位物流界领袖人物和典型代表,结合各自企业情况回顾2020年。以期通过他们的表述,再现一幅非比寻常的物流年度画卷。

屏幕快照 2021-03-16 下午3.30.11.png

上排自左至右:徐胜明、黄怀朋、李艳归、熊星明、刘武;下排自左至右:官金仙、张青松、张太喜、王渭、吴惠龙)

2020年已经翻篇,但百般滋味依然萦绕心头,我们希望永远铭记,但有一天终将忘记。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特邀56位物流界领袖人物和典型代表,结合各自企业情况回顾2020年。以期通过他们的表述,再现一幅非比寻常的物流年度画卷。

徐胜明 四川安吉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董事长

屏幕快照 2021-03-16 下午3.31.22.png

2020年,面对外部环境和新冠疫情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安吉物流集团围绕“聚焦主业,完善‘大物流’产业布局;整合资源,提升供应链综合服务能力;抢抓机遇,融入陆海新通道建设;创新驱动,加快物流数字化转型;强化管理,健全风险管理机制”经营主题,坚持防疫和生产“两手抓、两手硬”,圆满完成各项经营目标任务,取得了抗击疫情和生产经营两场“大战大考”的阶段性胜利,公司“十三五”圆满收官!

黄怀朋 中铁物贸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屏幕快照 2021-03-16 下午3.31.48.png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铁物贸及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国中铁各项决策部署,牢记初心使命,统筹安排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充分发挥“大集采”优势,克服困难,努力为疫区和中国中铁各单位采购防疫用品,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本级物流优势,确保中国中铁顺利复工复产;充分发挥“数字中铁,智慧物贸”的供应链优势,通过远程办公网络快速接入日常办公流程,确保不能到岗员工居家正常办公;充分利用自主开发建设的业务协同平台和财务共享系统,实现供应链业务线上稳步运行;有效发挥远程招评标系统功能,确保业务沟通和生产组织正常进行,实现生产经营和疫情防控“两不误”,圆满完成全年各项任务指标。

李艳归 湖南一力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屏幕快照 2021-03-16 下午3.32.05.png

记忆犹新的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一力儿女在平凡的岗位上奋发进取,为防疫防控、复工复产,焕发出物流人智慧且独有的光与热,终于赢得了一座安然无恙的钢城、一切安好的园区家人、一条畅达三湘的“用钢”通道,以及一方钢铁供应链协同保障的动人传奇。面向新年,我们愿继续与广大同仁一道:深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物流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传统物流向智慧物流转型升级,以“钢铁”供应链的拓延服务助力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为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及开创“国内、国际双循环”大趋势,贡献新的产业智慧与引领力量!

熊星明 希杰荣庆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 总裁、CEO

屏幕快照 2021-03-16 下午3.32.29.png

2020年是极不平凡、极为不易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回顾这一年,我们伴着疫情开始,但疫情却未能随着2020一同结束。中国经济韧性凸显,阴影笼罩下的物流行业虽然举步维艰却始终大步向前,表现远超预期并渐趋向好。

2020这一年,希杰荣庆物流排除万难,阔步向前,在抗击疫情、客户服务、技术创新、人才建设、社会公益及行业标准化促进等方面狠下功夫,持续创新,全力推进自身发展模式转变和战略调整,取得积极成效,获得客户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与赞誉。

新起点孕育新希望,新征程再铸新辉煌。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起步之年,物流行业迎来发展的机遇及挑战。2021年,希杰荣庆物流将在进一步加大产业投入和网络布局的同时,继续苦练内功,持续深耕智慧合同物流市场,不断提升物流SCM咨询和供应链一体化、个性化解决方案的优化和服务能力。

刘武 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

屏幕快照 2021-03-16 下午3.33.01.png

过去的2020年,全世界似乎都在给这特别的一年做总结,一句“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展示了中国过去一年不凡的答卷。中国之所以能短时间内取得抗疫战的阶段性胜利,承担了“抗疫保供”桥梁的物流扮演着重要角色,让社会各界认知了物流的重要作用,同时物流业更成为经济复苏的中流砥柱之一。2020年的宝供,在疫情爆发以来始终响应各方号召,发挥物流作用,贡献“抗疫”绵薄之力;在有效控制疫情的同时,始终与合作伙伴携手并行,共度时艰。冬去春来,山河无恙,“稳步前行”是宝供2020的关键词,也更多的在思考如何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提升企业在极端环境下的存活能力。疫情对物流企业是挑战,同时也是一种机遇,迭代升级,优胜劣汰将是物流企业未来一年的新挑战。2021年已来,宝供也将再接再厉,不断前行。

官金仙 广东南方物流集团 董事长

屏幕快照 2021-03-16 下午3.33.30.png

2020年,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面对复杂、面对变化、面对突破的一年,南方物流集团在压力之下,不畏浮云遮望眼,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继续以实干、奋进、创新的姿态,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围绕5G、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等,着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展现行业领先企业的使命与担当。

2020年,南方物流集团在园区建设运营方面,运用战略化思维、国际化视野,招才引凤、招商引智,进行产业引入和产业集群打造,发挥园区效益最大化。同时,积极推进广东新基建发展,建设的百亿级、超大型、国际化、高标准数字经济高地——南香谷云数据中心,一期逾20万平方米已全部竣工交付使用,三期14万平方米也已开工建设,为大湾区数字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张青松 九州通医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 总经理

屏幕快照 2021-03-16 下午3.33.42.png

2020年新冠疫情突袭,面临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和药品保供压力,九州通物流共5000余人奔赴抗疫最前线,80多天连续作战,每天工作18小时以上,在人手极度紧缺的情况下协同四条战线抗疫保供。

应湖北省防控指挥部要求,协助从全国各地,组织防疫物质来武汉,在武汉“封城”的情况下,安排人员从机场、从高速路口、从省外接货进武汉。临危受命,协助武汉市红会管理国博仓全球捐赠防护物资,实现紧急物资在1小时内入库、出库,次紧急物资在2小时内出库,完成“零库存、零差错、零投诉、零失误、零感染”5个零安全运营目标。投入保障2号仓库,承接湖北省红十字基金会的全部捐赠物资的管理和运营。另外还承担了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及10多个定点医院医疗物资的配送任务。

截止到2020年3月底,九州通共完成防疫物资出库855万箱,入库870万箱,配送4.63万车次,配送客户数70万家次,最终不负所托、不辱使命,圆满完成抗疫保供任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表扬。

张太喜 河南省漯河双汇物流投资有限公司 董事长

屏幕快照 2021-03-16 下午3.33.54.png

面对今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对物流行业的严峻挑战,双汇物流大力落实“防疫情、保发运、抓管理、促经营”的方针:一是抓疫情防控,将常态化与重点防疫相结合,慎终如始、抓实抓细,确保了全年疫情防控安全;二是抓复工复运,克服重重困难,积极组织车源和人员,协调办理各类通行证,确保了产品及民生防疫物资的运输;三是抓经营管理,精心研究经济形势变化和疫情影响,采取积极有效的经营方针,大力推进智慧物流和业务模式创新,实现了新业务模式突破发展,智慧物流快速建设推进,经营指标逆势增长,创造历史最好纪录。

王渭 中铁物总供应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屏幕快照 2021-03-16 下午3.34.07.png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物流业受到较大冲击。中铁物总供应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紧紧抓住中国外贸进出口逆势上扬的有利时机,在稳定国内业务的同时,做强、做大国际物流业务。充分利用中老铁路物资物流配送项目构建的中老运输双通道,不断扩展服务品种,深度挖掘客户资源,业务规模实现翻番;承接雅万高铁建设物资和肯尼亚新建米轨连接线物资国际物流业务,打通了陆海联运新通道;持续做强中欧班列业务,成功发运武汉至塞尔维亚防疫物资专列,承接电解铜返程物流业务,首次实现中国与塞尔维亚中欧班列货物满载双向运行,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贡献了力量。

吴惠龙 上海惠骏物流有限公司 董事长

屏幕快照 2021-03-16 下午3.34.20.png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持续震荡全球物流供应链,许多企业一蹶不振,经受住考验的企业得以逆势增长,惠骏物流便是如此。随着国内经济大环境逐渐好转,可以清晰地看到大环境驱动下的物流变化趋势。2020年,惠骏物流在操作上由传统3PL一路向下钻研,开辟自有干线、增加自有车辆、研发自有系统均为惠骏物流带来了深度合作的客户群体。物流企业需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来面对未来未知的挑战,在业务模式上向供应链管理转型成功,同时在全国设立的十余个自有仓库也为惠骏带来更多的合作伙伴。2021年是挑战与机遇并行的一年,客户的重新洗牌、市场的成本增加、政策的不确定性均会给物流行业带来冲击,只有直接面对客户去做解决方案,从产业链的需求角度与供应链的服务角度向产业融合的纵深发展,才能给物流行业带来长久的良性发展。

(本文刊载于2021《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第3期)

关键词:
相关链接
©2020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 京ICP备060029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