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闻
杂志
专题
我们
北汽集团跨界城市物流,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
作者:席悦
2019-05-01 10:50:10
与其他城配物流平台不同的是,摩范速运是国内首家由汽车制造商孵化和运营的,依托北汽集团的资源和资金优势,一经出生便获得强大的后盾支持。

6月28日,北汽集团旗下综合出行服务商华夏出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出行”)宣布将正式布局物流行业,并启动运营其城市物流业务品牌“摩范速运”。据介绍,“摩范速运”将以提供同城配送、无忧搬家、车辆租售、SAAS平台服务为主营业务,依托北汽集团新能源物流车为基础,整合个人及企业用户的城市货运需求,为用户、司机和车辆之间建立需求匹配平台。

配图5.jpg

明确发展目标

今年年初,中商产业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同城货运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8200亿元增长至2016年突破万亿元,到2017年达到1.1万亿元,市场规模是快递业的2~3倍。同城货运司机1500万人,是出租车司机的7倍,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预计未来五年将保持稳定增长,到2021年有望突破1.5万亿元。作为物流业又一个新的蓝海市场,不少企业都希望在城市物流配送领域分得一杯羹。

华夏出行成立于2017年,是北汽集团由传统制造型向制造服务型转型的标志。日前,华夏出行副总经理马景卫在接受《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摩范速运在正式运营之前,已经历了6个月的试运营,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数据,并为此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目前,摩范速运已经在北京、成都、西安等八个城市开通业务,共计投放了1725辆新能源车参与运营,截至目前服务的B端客户有38家。“到今年年底,预计摩范速运自有车辆将达到5000台,中小车队和C端司机加盟达5000家,B端客户目标是达到80家,C端和小B端客户目标是达到50000个。”马景卫介绍了公司下一步发展的量化目标,“明年的发展目标是布局城市达15个,自有和掌控的车辆达10000台,加盟车辆达到20000台,服务B端客户达到200家,小B端和C端客户达到20万个;到2023年的城市布局目标是50个,自有车辆30000台,加盟车辆达10万台,同时为800家B端客户和100万个小B端和C端用户提供服务。”

北汽集团跨界背后

与其他城配物流平台不同的是,摩范速运是国内首家由汽车制造商孵化和运营的,依托北汽集团的资源和资金优势,一经出生便获得强大的后盾支持。

跨界城配物流,从商业逻辑上看,一方面,无疑意味着北汽正在向用户层面延伸,试图构建一个更全面的产业生态圈;另一方面,也意在打造新的销售渠道。在摩范速运APP上,可以看到其还提供新能源汽车租售服务,由此可见摩范速运的定位城配物流平台的同时,也将承载着北汽新销售渠道的功能。

首先,在产品上,北汽为摩范速运提供多类型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不只是这些生产线上的传统产品,下一步北汽集团还将根据摩范速运的需求提供定制车型,最大程度支持摩范速运的发展。”北汽集团副总经理、华夏出行董事长陈江在接受《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

第二, 在技术和资源方面,北汽集团也给予了很大支持。陈江透露,摩范速运启动运营的首批客户企业,其中不少都是北汽集团的长期合作伙伴。此外,在充电桩建设、车后市场包括售后、维修服务等多方面,都主要依托于北汽集团现有的渠道和资源。

第三, 汽车金融产品的加持。华夏出行党委书记、总经理岳殿伟认为,由于北汽集团有自己的财务公司,有很好的金融产品的支持,所以在摩范速运上进行车辆的租售更有保证。

事实上,在摩范速运出现之前,华夏出行就推出了“摩范出行”,并在20多个月的运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有关出现服务的大数据。“现在在分时租赁的摩范出行系统上,我们收集到了很有价值的、各个城市出行的数据,让我们对当地的文化特点,居民出行的习惯都有了全局性的把握,能够进行较为精确的分析。”岳殿伟补充介绍,“而这对我们记录物流市场同样有很大的帮助,现在我们选择在北京、成都、西安等八个城市率先开通摩范速运的业务,对于我们的市场是非常有利的,这个决策也正是基于数据的分析。”

政策释放红利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去年就曾表示,北汽集团将以全面新能源化和智能网联化双轮驱动为发展战略,坚持两条腿走路,北汽全面进入新能源化的2.0时代。而华夏出行此次推出的“摩范速运”就将以北汽新能源汽车为依托,启动城市物流配送的布局。

陈江认为,2018年和2019年国家连续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的意见》这两项重要文件,对于我国在加快绿色物流发展,持续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力度,鼓励企业使用符合标准的低碳环保型的配送车,以及落实新能源货车差别化通行管理政策等方面,都给予了明确的支持。

马景卫向《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介绍,新能源城市物流车每年在整个城市物流车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预计到2025年城市物流车的年销量将达到160万辆,而其中新能源城市物流车能达到100万辆平。与此同时,许多城市对新能源物流配送物流体系的搭建创造了比较好的政策环境。

一是在路权方面,燃油货车在一些城市都有时段与路段的限制。但上海、深圳、天津、重庆等等一些大型的城市,已经密集的出台了对新能源城市物流车路权全面放开的政策。二是一些地方出台了相应的营补贴的政策,目前国内对运营端补贴比较好的城市是深圳,接下来像湖南、长沙、郑州也即将出台。马景卫还表示:“据最新消息,北京也将在一个月内发布类似于深圳对新能源物流企业提供路权和运营补贴的相关政策。”

针对北汽集团为何会选择在物流领域落子,陈江认为,最近两年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厂商都开始进行转型,将自身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进行定位。“过去汽车只要销售出去,车企的任务就算完成。但在未来,产品销售出去才意味着服务真正开始,特别是未来智能化、网联化汽车的发展,商用车将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的问题,而是作为一种重要的载体和平台出现。”

(本文刊载于《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2019年第14期)

关键词:
相关链接
©2020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 京ICP备060029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