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618”年中大促即将来临,为了应对商家订单的爆发式增长,电商企业都拿出了看家本领。通过全球智能物流基础设施的高效运转,物流服务和产品体系的创新升级以及网络优化、运力提升、社会化平台搭建等一系列运营保障措施,京东物流为确保“618”期间商品运送时效及质量,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加大智能化投入
一直以来京东物流在智能方面都走在行业前列,在无人仓、无人机等领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为了应对今年“618”大促,京东物流启用亚洲电商物流领域规模最大的智能物流仓群,全国23座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全部投入运营。至此,京东物流智能物流园区建设已经形成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沈阳、西安和杭州为中心的八大物流枢纽,促进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部经济圈、海西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东北经济圈、西北经济圈全国八大经济圈供应链效率的全面提升,涵盖了3C、数码、家电、日用百货、美妆、生鲜等品类,这也意味着京东物流围绕“830战略”(八大中国枢纽、三十大全球供应链节点),搭建高效协同的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取得了重要进展。
6月6日,京东物流首席规划师、无人仓项目负责人章根云向《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介绍,目前所有亚洲一号单体仓库的订单日均处理能力都在10万以上,广州、武汉、昆山等智能仓库的日处理能力更是达到百万量级。无论是自动化立体仓库、地狼仓、天狼仓、智能分拣机,其运营效率均是传统仓库的至少3倍以上,一些应用成熟的机器人,自动打包机的订单处理速度更是传统仓库的5倍以上。
“所有硬件设备的背后是统管全局的‘智能大脑’,在智能排产、包装耗材的智能推荐、拣货路径优化等方面进行了很多创新。‘智能大脑’正在成为亚洲一号这个庞大的智能体系高效运转的‘司令官’,消费者的每一次下单,其背后都需要数百次数据的处理。”章根云告诉记者,“而在分拣中心,‘智能大脑’在1分钟内即可完成千亿次计算。其中智能排产即由‘智能大脑’统筹计算每个订单的生产和配送时间,对订单的处理进行优化组合,该功能将仓内自动组单的占比提升至73%,组单合理性和出库效率大幅度提升。据统计,智能排产的功能上线以来,京东物流的大促催单率同比下降8.2%,商品经济损失减少约6000万元。”
事实上,供应链的管理优劣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库存管理是否精准,是否能够快速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基于京东仓储物流配送体系,京东物流围绕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VMI)进行创新,将合作商家多环节、多渠道分散的库存统一整合到京东仓储之中,实现商家库存在各个销售平台或渠道间的共享。为了及时响应消费者的诉求,借助智能供应链的统筹协调的能力和大数据精准预测,京东物流推出移动仓模式,帮助商家实现商品前置,布局到消费者身边,大大提升了即时购物的履约率。
京东物流价值供应链部负责人杨海峰介绍说,目前,京东移动仓90%以上订单在24小时内可以履约,最快可在1小时之内送货上门,这种模式让供应链管理更加灵活,实现多批次、小批量的补货方式。京东物流曾为某知名品牌提供智能商品布局服务,全网配送时效优化10%,运输成本降低了200万/年。杨海峰认为,“通过价值供应链全方位的系统优化和能力提升,京东物流为广大商家提供高度智能化的库存管理和布局运营服务,充分提高了库存货物的调拨效率,实现了更高的商品周转率。通过强大的供应链仓储、配送体系,将帮助合作伙伴在‘618’大促中火力全开。”
京东物流另一位相关负责人也向《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表示,京东物流信息系统在大促前3个月即开始备战,通过优化扩容可以支持每分钟亿级的高并发场景吞吐量和每天亿级的订单量;通过仓库内的“中控大脑”,可以实现618期间所有订单的整体化管控,尤其是人机调控、订单履约、异常处理等等,做到智能预测、计划、监控、调整,实现智能仓储的精益生产。在仓储设施高效运转的同时,京东物流更多创新的机器人仍在不断投用,包括IoT分拣系统、外骨骼机器人、智能打包设备、单件分离系统、冷链货到人系统、秒收系统等,均为国内首创。在此前京东物流宣布扩招5000人的基础上,机器人将和工作人员一起组成“人机CP”,提升订单处理效率,在“618”大促中扮演重要角色。
冷链发展亮点频现
京东“618”大促从6月1日起就拉开帷幕,京东内部数据显示,6月1日当日下单量TOP3依次是手机、牛奶乳品、空调,而当天在京东平台销售出的粽子就达到47吨。
不难看出,“618”大促正是生鲜商品的销售旺季,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线上购买食材。可一旦备货不及时或库存布局不合理,就将极大影响用户体验和商品销量;此外,生鲜商品短保、易损腐等特性,又决定了其对仓储条件、库存管理等服务提出更高要求,极大地考验着冷链物流在仓储环节的运营效率。
为此,京东依托F2B2C一站式冷链服务能力,推出了包括冷链仓储、冷链卡班、冷链城配、冷链整车在内的京东冷链标准B2B产品,完整贯穿冷链仓储、干线运输、城市配送各个环节。
“京东冷链充分发挥京东物流的科技优势,强化了仓内的精细化运营举措。”京东冷链餐饮业务负责人芦国庆向《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介绍,“一方面,通过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打造订单管理系统与智能温度监控平台,实现全流程在线可视,确保全程温度可控、品质可控;另一方面,不断突破冷链行业的技术瓶颈,促进制冷预冷、保温保鲜等技术的不断优化,并在冷链自动化拣货、自动化分拣等多个领域实现一系列从0到1的突破,减少商品损耗,提高运营效率。”
运输网络进一步下沉
近期,拼多多的进击让很多电商企业意识到,我国四线及以下城市存在巨大的购买潜力。京东6月1日的线上销售数据显示,当日四线及以下城市在京东平台的下单金额同比增长达108%。
四线及以下城市订单量的不断增长,离不开京东物流近年来在全国的运输网络布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为了全力保证今年“618”大促的运输,京东物流继续整合陆铁空运力,除全货机外,京东物流航空业务目前已开通超过500条线路,实现从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等重点核心城市到国内近300个城市的次日或隔日送达;铁路业务设置了专门的电商班列,通过高铁、动车、普通列车等超过200条线路的运力集聚,保障大促;公路业务在保障干支线运力的同时上线可视化监控系统,实时合理调配运力资源。
同时,京东物流与200余家业内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提升物流服务。“以达达为例,达达目前已覆盖全国450多个主要城市,骑手数量达到百万级,将成为“618”期间京东物流服务能力的重要补充。”该负责人表示。此外,京东物流还通过云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吸纳超过100家生态企业,整合全国超过500个京东云仓,以此满足“618”大促期间不同层级的仓配一体化物流服务需求。
(本文刊载于《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2019年第12期)
让AI为我所用,为广大客户所用——访康明斯中国数字化总经理洪云 |
2025-04-24 15:11:30 |
全国政协委员王先进:科技创新为翼,智慧物流提速 |
2025-03-11 12:53:25 |
全国人大代表王建清:培育现代化高素质产业工人,推动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
2025-03-10 08:48:03 |
康明斯完成低碳动力产品线最后拼图 |
2024-11-15 13:29:58 |
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七届进博“全勤生”,念好主运“服务经” |
2024-11-12 12:29: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