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闻
杂志
专题
我们
零担物流洗牌在即,蛰伏三年的“中众衡”正式亮剑
作者:
2019-04-06 10:50:10
事实上,作为“中国物流之乡”衡南在全国打响物流品牌的载体,湖南中众衡物流有限公司早在2016年就已经成立。

蛰伏三年,经历了数百家专线的联合、整合、磨合与融合,如今已经初步夯实了基础,坚持厚积薄发务实之风的“中众衡”董事长邓铜合思虑再三,决定举起旗帜,公开亮剑!6月12日,“中众衡”品牌正式在重庆发布。“三年来,我们的运营范围已经由重庆辐射至全国。”邓铜合向《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透露。

事实上,作为“中国物流之乡”衡南在全国打响物流品牌的载体,湖南中众衡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众衡”)早在2016年就已经成立。而在湖南省交通厅日前公布的23家湖南省道路货运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名单中,“中众衡”也赫然在列。

湖南省衡南县有着“中国物流之乡”、“现代马帮”之称,在最鼎盛时期衡南物流从业人员超过20万。2016年,衡南县委、县政府为整合10余万衡南物流人专线物流资源,实现“整合融合、共兴共赢”的目标,将10余个省(市)20多个城市的100余家物流企业串联起来,并以重庆联达物流公司董事长邓铜合等6人作为发起人,成立了湖南中众衡物流有限公司。

配图12.jpg

零担专线为什么要整合?

自2018年以来,聚盟、传化、三志等企业纷纷宣布开展零担物流专线的全国整合,与此前便已率先行动的天地汇、德坤、壹米滴答一起,共同探索零担物流专线的整合之路。零担专线为什么要整合?与美国零担物流的高集中度不同,我国的零担物流专线极为分散,小散乱差现象突出,零担专线当前的生存环境恶劣,相关企业都在探求如何通过整合融合,达到规模化和正规化的目标。

第一,行业洗牌在即,单打独斗已经无路可走。当前,在如火如荼的物流业发展背后,零担专线领域却依然充斥着货源不足、资源散乱的现象,一方面刚性成本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价格战却愈演愈烈,继续单打独斗的零担专线很快就会发现“无路可走”。

第二,降本,降本,降本,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对于零担专线而言,单打独斗的降本空间已经为0,但整合到一起又有了新的降本空间,包括线路的整合,货源的整合,运力的整合等等。比如,将一些货源不满的线路整合到一起,满载率可以提高,人力可以减少,网点可以减少等等,这便有了新的降本空间。

第三,减少价格战。显而易见,“中众衡”第一步整合的300多条专线,相互之间不会再打价格战了,而是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结算、统一行动。

第四,抱团取暖,抵御外侵。当下,在资本作为强力后盾的情况下,很多快运企业开始了“抢货”的行动,“要货源不要盈利”的现象开始蔓延至零担专线领域,再不行动起来无异于坐以待毙。

目前经过几轮融合,中众衡先后创建了陕西、湖南、湖北、江苏、广东、浙江等多个现代化平台,不断完善公司合伙人股权管理模式,强化股东治理、股权激励、股权众筹和资产重组等方面。经过同向线路的优化整合形成了线路叠加,防止了同行业间的恶性竞争,起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新增二级城市专线260余条,新增业务量每年上升30%,新增利润每年上升15%,实现了合作共赢的基本目标。

配图13.jpg

“中众衡”的打法:“全网直达”与“三步走”

在业界不断出现的整合尝试中,有车货匹配平台、联盟、加盟和企业化整合的诸多有益尝试,期间既有很大的收获,也出现了多种缺陷。

转型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成,而是需要实打实的潜心实践去验证。在中众衡聚合计划发起之后,五湖四海的衡南物流人,在思考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邓铜合对此表示,“面对专线市场的严峻形势,专线人对未来早已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关键是如何去改变?大多数中小企业单打独斗能力不足,不做整合就无法前进。”

最科学有效的整合路径和模式是什么?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据中众衡苏震介绍,中众衡目前在做的是通过企业化组网,达到全国各省到地市的“全网直达”,形成一个紧密型的企业,运行方式主要分为三步走:

一是专线整合。将省内多个专线物流公司间同质线路整合,通过集约优化,拓展支线线路、提高运输时效、提升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增加获客能力。

二是省内整合。将各整合专线整合成立省级公司,形成省级公司经营团队;按照统一的品牌形象和标准、统一的系统和流程标准、统一的结算标准、统一的运营管理标准、统一的服务标准进行规范化、商业化运营。

三是省际整合。中众衡将各省级公司整合成立全国公司,积极拓展新领域,产生新的业务增长点,增加更多的增量收益;作为股权融资主体,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各轮融资,推动企业发展;完成股权分配、经营统一,财务和法律规范化,达到上市目标。

中众衡模式是在变革的零担专线物流市场中,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近20万衡南物流人为基础,以建立开放性共享企业的方式,达到“联合整合融合,共兴共赢共享”的目标,形成在全国范围内全网直达(包括县、市)的体系。

“中众衡的发展战略是‘种树模式’,全国全网直达是我们的躯干,团队、业务、管理、政策是我们的根系,我们的根系越发达,躯干越强壮,分枝就会不断地开花结果,大三方、落地配、供应链金融、园区、大车队、耗材制造、物流地产等等都会水到渠成。”对于“中众衡”的商业模式,邓铜合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并补充说,“今后中众衡会在不同的阶段细化发展计划,为全体股东创造增量价值。”

与其他企业进行的全网组网不同,中众衡的全国组网有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开放共享的紧密型企业,在同一规则下,企业可以达到不断聚合,强强联手,公开公正公平;二是以衡南物流人为基础,解决了整合中的信任度问题,节省了大量的信用成本。“中众衡”这种整合模式,值得业界关注和研究。

关键词:
相关链接
©2020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 京ICP备060029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