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积极推进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继续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出台《城乡配送发展指引》,鼓励地方整合已经开展的供应链体系建设、物流标准化、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试点的成果,着力推进首批城市建立高效、便捷的城乡配送体系,同时以点带面,推动全国的城乡配送体系建设,为进一步促进消费升级提供基础性保障。
高峰指出,近年来,商贸物流在支撑商品流通、保障居民消费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城市物流网络资源布局不尽合理,配送车辆通行环境有待优化,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
对此,供销云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美超日前在接受《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信商务部即将出台的《城乡配送发展指引》,对全社会而言,将从政策层面吸引各个地方以及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参与推动城乡物流的发展。”
农村电商受制于配送体系
城乡物流配送是城市和乡村二元经济的联系、交流系统。由于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距,造成城乡物流的需求分布和流向很不平衡,加上农村地区地域广大,人口密度、经济结构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区域对农资农具、生活消费品的需求差异很大,这使得农村区域物流服务更加失衡,难以建立有品牌的高质量物流服务体系。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民的消费方式也在不断的改变,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但是城乡衔接的物流配送体系的欠缺,一直是制约农村电商继续发展的一大瓶颈。”王美超认为,目前我国在城乡配送上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农村配送网络不健全。由于我国农村具有人口分布分散、地域较为广阔的特性,致使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发展缓慢,大部分快递配送网络只覆盖到县级地区,乡镇仅有个别快递网点,村组则几乎没有,导致乡、镇、村的快递很难到达。
二是农村物流损耗较大、成本高。由于城乡交通设施条件较差,城乡运输间存在较高的重复运输、空驶率,导致运输过程中耽搁现象常有发生,从而使得物流损耗较大,城乡物流配送的成本增加。
三是城乡物流网络衔接不畅。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在组织空间、组织时间、组织结构等方面存在严重脱节现象。从组织空间来看,农村物流由于人口分散造成物流需求分散,城市物流相对集中;从组织时间看,农村物流存在着一定的季节性,而城市物流需求较为持续和稳定;从组织结构看,农村物流经营主体规模小,而城市物流经营主体规模较大。
支持性政策连续出台
事实上,商务部即将出台的《城乡配送发展指引》并非是第一部有关城乡配送的指导政策,在此之前,我国政府部门已经出台了有关支持性的政策和文件。
去年11月,商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印发了《城乡配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推动将仓储配送设施规划布局纳入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发展规划,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有效利用土地,合理布局仓储配送及末端网点设施,构建城乡配送骨干网络。积极争取土地、资金、投资、税费、用电、用能等政策措施,落实重点企业联系制度,支持企业网络化经营、一体化运作。推动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此前在2017年12月,商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发布了《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计划》。作为国家部委层面落实中央振兴农村、推动物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该计划针对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高效集约、协同共享、融合开放、绿色环保的城乡高效配送体系的总体目标,以完善城乡配送网络、优化城乡配送组织方式、推动各类配送资源协同共享、强化城乡配送技术标准应用等为主要任务,进一步完善城乡配送网络。同时,明确提出供销、邮政等体系依托自身优势需承担的责任。
解决问题需政企联合、合理分工
城乡配送的不平衡已经影响到了乡村经济发展,也成为制约农村电商继续发展的一大瓶颈。在王美超看来,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更好发挥政府统筹作用,强化顶层设计,以商务部、供销合作总社等部委印发的相关文件为行动指引,各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强化对城乡高效配送体系建设的支持与推进政策措施,使企业能够积极响应,高度配合、有的放矢、创新发展。
“其实我国在城乡配送上已经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王美超向《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介绍,早在2005年,商务部就启动了“万村千乡”工程,引导城市连锁店和超市等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发展“农家店”,构建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同时,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我国农资、农产品流通运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几年前,为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流通产业,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实施了“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旨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
他指出,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布局农村市场上有着天然的优势。截至2018年底,供销系统有县及县以上供销合作社机关2783个,其中,省(区、市)供销合作社(以下简称省社)32个,省辖市(地、盟、州)供销合作社(以下简称省辖市社)342个,县(区、市、旗)供销合作社(以下简称县社)2408个,全系统有基层社31792个。供销系统组织机制健全,扎根农村、服务农民60载,积累丰富的线下资源及深厚的群众基础。目前,供销合作社已发展农资连锁网点26万多个,覆盖全国80%以上的乡镇,系统内各类仓库5300多个。
王美超介绍,未来,依托供销系统网点资源,可以建设上接县、下联村的农村配送网点,发展为农村公共服务点,健全末端网点,完善农村配送网络;5300多仓储资源经过技术+资本+业务整合,形成统一的供销云仓网络,发挥仓库衔接城乡的功能优势,形成衔接有效、往返互动的城乡双向流通网络,突破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瓶颈。
其次,骨干企业需要协同发展,推动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为有效整合供销系统内丰富的仓储资源,打造城乡双向流通骨干网络,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提高物流配送效率,供销e家去年4月组建了供销云仓科技有限公司,立足于供销系统丰富的仓储物流资源及广泛的基层综合服务网点,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聚焦于服务农产品上行及农村市场,打造连通城乡、服务三农的供销云仓体系,构建城乡双向流通骨干网络。
王美超透露,未来三年,供销云仓公司将继续挖掘供销系统的5300多家仓储资源,加大财政资金对仓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比例,以“共享、共用”的理念,通过新建、改造、加盟、租赁等方式,打造具有供销特色的数字化云仓体系,构建城乡双向流通骨干网络,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进城“最先一公里”。
“到2021年,公司计划建设500个云仓,累计仓储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跻身全国前5强,初步构建出供销仓储物流骨干网,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供应链基础服务商。”他在接受《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采访时介绍。
最后,需进一步加强技术与模式创新。在技术上,要大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与物联网等的应用;在模式上,则要重点发展集中配送、共同配送等集约化配送方式,积极探索共享物流、智慧供应链等新业态。
让AI为我所用,为广大客户所用——访康明斯中国数字化总经理洪云 |
2025-04-24 15:11:30 |
全国政协委员王先进:科技创新为翼,智慧物流提速 |
2025-03-11 12:53:25 |
全国人大代表王建清:培育现代化高素质产业工人,推动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
2025-03-10 08:48:03 |
康明斯完成低碳动力产品线最后拼图 |
2024-11-15 13:29:58 |
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七届进博“全勤生”,念好主运“服务经” |
2024-11-12 12:29: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