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交通运输部会同公安部、商务部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城市配送运输与车辆通行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动城市配送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改善城市配送发展环境,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此《通知》有哪些亮点?落实《通知》有哪些工作安排?今后将面临哪些可以预见的困难?对此,本刊记者对《通知》的起草人之一,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谭小平进行了专访。
首要解决进城难
CLPMA:请介绍一下《通知》出台的背景。
谭小平:近年来,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工商业发展模式日趋多元化,现代消费推陈出新、电子商务引领拉动,产生了大量的城市配送需求,尤其小批量、多品种、高频次、时效性强的直接配送、住宅配送以及门到门配送等需求日益增长。使得城市配送车辆“进城难、停靠难、装卸难”等问题更加严峻,“客改货”、非法营运等问题普遍存在,城市配送车辆标准程度低、配送运输服务不规范、运行管控措施粗放、管理机制不健全等矛盾突出,末端城市配送成本已经占到商品物流总成本的30%左右,“最后一公里”成为物流产业中最突出的瓶颈。
城市配送难题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从国务院《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印发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到去年国务院召开的部分城市物流工作座谈会,都对加强和改进城市配送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去年初,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六部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配送管理工作的意见》,也对相关工作作出了安排。鉴于此,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商务部开展了专题调研,在征求各方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制定了《通知》。
CLPMA:《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配送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与《通知》有怎样的关系?
谭小平:在城市配送过程中,市场反应比较大的问题是管理部门多、管理环节多,而且各自为政。因此,《意见》的发布涉及了六个部委的协调和侧重管理问题。同时,《意见》对城市配送中涉及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整体方向和总体目标。《通知》主要解决进城难、停靠难和装卸难及具体的运营服务等问题,其中进城难是重中之重,核心是要解决运输管理和车辆管理的问题。因此,《通知》是对《意见》的进一步细化落实。
四个方面突破
CLPMA:与之前促进城市配送的措施相比,《通知》有哪些突破?
谭小平:一是通行管控政策上的突破。过去管理部门基于城市通行、市容市貌等方面出发,基本上对货车采取“限”的措施。以北京为例,目前全市约有3万个城市货运车辆通行证,但实际测算可能需要8万辆货车才能满足全市的配送要求。这就造成了大量客改货、黑车等违规方式运营。《通知》第五条明确规定,城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会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保证需求、便利通行、分类管理、适度调控的原则,结合城市配送运力调控计划,加快建立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配送车辆通行调控机制,制定出台保障配送车辆通行便利的管理政策。管理部门已经认识到,堵不如疏,而且要通过科学计划,合理投放运力。
二是车型标准管理的突破。目前,除北京、上海等几个大城市建立了自己的配送车辆车型标准之外,多数城市的配送车辆车型混杂、没有统一标准。《通知》第三条规定,要“推动城市配送车辆的标准化、专业化发展”,“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会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定城市配送车辆专用标识式样和管理规范”。
三是运输服务监管的突破。过去城市配送运输服务水平不高,企业投诉较多,《通知》第八条主要就是强化市场监督管理。未来,城市配送监管要强化两方面工作。一是交通运输部门要制定“城市配送运输服务规范”,目前这项工作已经提上2014年工作日程。二是纳入“城市配送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办法”。城市配送企业与干线运输企业的质量考核要求有很大不同,将来要按照“城市配送运输服务规范”,对企业进行质量信誉考核。
四是健全工作机制的突破。在进城方面,之前公安交管部门为了解决拥堵问题强调“限制”,而交通部门为了解决货运问题又强调“放开”,两者工作目标有冲突,难以形成统一政策。在调研和起草过程中,两个管理部门逐步形成了共识——建立以城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主体是交通部门与公安交管部门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共识就是找到限制与放开的平衡点。
更多难题待解
CLPMA:《通知》的重要突破之一是通行管控,通行管控的前提是要有合理的运力,如何科学投放运力?
谭小平:要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科学的运力投放机制。交通运输部门要进行城市配送货运需求调查,包括城市货物需求量有多大、主要货品有哪些,配送需求的主要车型和每种车型的需求量等。数据调查完毕之后,公安交管部门根据该数据配发进城通行证,这样才能形成科学的运力投放机制。下一步,各个城市、各个部门应该按照这样的机制建立相应的工作规范。交通运输部门今年还安排了一项工作,即建立“城市配送需求量调查工作规范”,包括如何调查、如何组织调查、调查对象的选取、调查周期设定等。
CLPMA:管控运力的主要手段是发放通行证,企业反映有时要请客送礼才能获得通行证,您怎么看?
谭小平:这是个别问题,是通行证发放过程的不透明为管理者寻租提供了可能,致使个别经营者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取通行证。按照《通知》的要求将来要逐步健全通行证的发放机制,在包括总体数量、取得条件、收费标准、检验制度、分配比例等各个方面都做到公开透明,才能杜绝寻租乱象。
CLPMA:在限制货车进城细节方面,还有哪些工作需要改善?
谭小平:公安交管部门过去按惯性思维处理货车进城问题,是片面的限和禁,而《通知》强调的重要精神是疏。如何疏?这就涉及到通行方法的管理。过去,发放通行证数量、设置限行路段和限行时间都缺少科学规划,比如学校、医院等通行需求量较大的区域反而是限行比较严格的区域。今后按照《通知》精神,公安部门要在进行科学调研的基础上规划管理通行工作,不能简单地将某个区域、某个时间完全禁止货车通行,既要尽量减少对路段、时间进行限制,又要满足客车通行的需要。
限行要动态管理,例如某个城市的某个路段,在早高峰7~9点时限行。但是,一些路段的车辆通行也有一定时间变化规律,在同一时刻,夏天车流量大,而冬天车流量小,这样可分时段进行管理,冬天就不用限行。这样的情况就给公安交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
让AI为我所用,为广大客户所用——访康明斯中国数字化总经理洪云 |
2025-04-24 15:11:30 |
全国政协委员王先进:科技创新为翼,智慧物流提速 |
2025-03-11 12:53:25 |
全国人大代表王建清:培育现代化高素质产业工人,推动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
2025-03-10 08:48:03 |
康明斯完成低碳动力产品线最后拼图 |
2024-11-15 13:29:58 |
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七届进博“全勤生”,念好主运“服务经” |
2024-11-12 12:29: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