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规定,要制定煤炭、粮食、农产品冷链、园区、商贸、应急、物流标准等七个专项规划。随着《煤炭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台,七个专项规划已经出台六个,尚未出台的只有应急物流规划。
“专项规划确实能激发行业的热情,而且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落实的并不够理想。”一位接近发改委规划制定的专业人士告诉本刊记者,物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业,涉及到的管理部门和利益太多,这给落实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指导发展方向
“各专项规划基本为行业物流发展提出了指导方向。”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已经出台六年多,在这期间,粮食仓储条件有很大改善,储备库基本上能满足需求,粮食储备量大约占消费总量的40%。随着我国粮食生产及消费格局的变化,粮食流通已由“南粮北调”转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西杂东运”、“外粮(油)内进”等,在这个过程中,打通了十多条粮食通道,基本形成了现代粮食运输体系。“但总体上与发多国家的差距比较大,流通过程的损耗比较严重。”
中国仓储协会冷藏库分会秘书长刘隆昌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同样表示,《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出台三年多来,冷链物流行业确实有了长足发展。在冷库建设方面,有北京新发地高碑店农产品物流园开建的21万吨冷库集群和大连港国际冷链食品交易中心的十万吨冷库;在冷链标准方面,《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畜禽肉冷链运输管理技术规范》等标准先后出台。除此之外,今日资本注资荣庆物流、红杉资本投资郑明物流,这些都表明冷链物流开始受到资本关注。据中物联冷链委统计显示,2013年中国冷链物流固定资产投资就超过了1000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24.2%。
而国家对专项物流的扶持也不断加大。以冷链物流为例,商务部将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重点补贴对象,《2012年开展农超对接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中,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试点企业建设改造与其农超对接相适应的专业生鲜配送中心和产地集配中心,改造扩大鲜活农产品经营区。再以商贸物流为例,商务部将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鼓励专业化物流发展等六方面工作。
但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院长邬跃则认为,《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当时特定经济环境下出台,目前的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规划发生作用也会有一定滞后性,“即便是没有这些规划,粮食、冷链等物流产业应该也会按照市场的规律发展。”邬跃表示,几个专项规划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产业物流的发展,无法考量,不过专项规划的出台可以引起社会对物流业的关注。
问题不少
“各专项规划在落实的过程中,主要有几个问题,”洪涛表示,一是盲目投资,二是企业的效益不高,三是落地难。而专项规划落实难,是最为突出的问题。规划落实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物流的管理部门众多。以《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为例,涉及到的管理部门包括发改委、商务部、交通部、农业部、工信部、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局、国标委等,利益协调较难。
规划落实难的另一个原因是不符合市场实际情况。一位冷链物流专家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近两年制定了大量的冷链物流标准,但遇到了执行难问题,除去非强制性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标准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制定标准时,缺乏相应的企业调研,市场适应性不强,成了“死标准”。而快行线食品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培军曾告诉记者,很多行业规范都明确规定超市收货,尤其是有温度要求的货物,必须要用冷藏车。但现实中不按规定进行冷链配送的情况很多,希望国家层面能够在制定标准的同时,加强监督机制。
盲目投资也是物流业各项规划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物流园区为例,在《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后,物流园区投资蜂拥而至。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一些地方脱离实际需求,盲目建设物流园区,片面追求占地面积和投资规模。《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出台后,物流园区建设更加快速。洪涛指出,《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科学规划了全国的物流节点、园区布局体系,今后各地在落实该规划时一定要合理布局、科学统筹,避免重复建设。
一些物流项目的盲目上马,也造成了效率的低下。上述冷链物流专家表示,前两年企业纷纷进入冷链物流行业,但是其运营并不像想象中能获取高额利润,反而由于前期大量的投入,加之成本较高,运营惨淡。恒孚物流CEO陈虹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冷链物流的利润率高于普通物流,有的能够达到10%。但是,任何一个行业内都有效益好和效益差的企业,关键还要看企业自身的经营。“不过物流行业整体的利润率还是比较低的。”
刘隆昌也告诉记者,目前冷链物流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比较低,包括太古、美冷、三井等国际企业,不过这是暂时现象。我国整体冷链水平发展不高,而且存在区域不平衡的状况,加之国际企业操作相对规范,成本较高。“不过随着我国消费水平和冷链物流水平的提高,企业的整体利润水平将有所提高。”
市场起主导作用
洪涛对记者说,物流规划落实难,主要是因为物流涉及管理部门较多,在落实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政出多门,要有较好的部际协调机制。同时,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主要是规划引导市场发育,而不是直接投资,否则极易出现浪费。
邬跃同样认为,市场是物流行业发展的关键,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于政府的规划。作为基础性服务行业,物流是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粮食、农产品、煤炭等产业的生产和流通方式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没有发生改变,物流很难发生变化。各地在落实各项专项物流规划时,要依据当地的实际经济结构,对物流进行布局。例如《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把全国分为29个一级节点,要根据这些节点城市的生产制造、消费特点发展物流园区,北京要以消费物流为主,上海要消费、生产物流兼顾。
“除此之外,落实各项专项规划最重要的问题是保证企业盈利。”邬跃说,物流企业是各专项规划最终的落实主体,如果没有利益的保证,规划只能停留在书本阶段。例如,物流园区具有公益性特征,不可能像工业用地一样产生大量的利润,因此物流园区的各项配套政策要具有倾斜性,包括土地价格、税收等各个方面。从已经出台的几个专项规划来看,后期的配套扶持措施还不够健全。“煤炭、园区等专项规划刚出台不久,规划的落实期也比较短,这些配套措施不能拖的太久。”
让AI为我所用,为广大客户所用——访康明斯中国数字化总经理洪云 |
2025-04-24 15:11:30 |
全国政协委员王先进:科技创新为翼,智慧物流提速 |
2025-03-11 12:53:25 |
全国人大代表王建清:培育现代化高素质产业工人,推动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
2025-03-10 08:48:03 |
康明斯完成低碳动力产品线最后拼图 |
2024-11-15 13:29:58 |
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七届进博“全勤生”,念好主运“服务经” |
2024-11-12 12:29: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