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闻
杂志
专题
我们
德邦开启快递业务
作者:本刊记者 罗文丽
2014-03-06 00:00:00
德邦物流11月1日正式启动了快递业务,前期选择在10余个快递单量比较大的城市进行小范围试点,运作上开始主要共享公司原有零担业务资源。

正如此前业界所盛传的一样,德邦物流11月1日正式启动了快递业务。“公司从今天开始可以发快递了。”当天,记者致电德邦客服得到了这一确切答复。与此同时,在德邦物流官网首页上,“快递,德邦来了”的宣传字样开始出现在醒目位置。

据德邦物流一位内部员工向记者透露,公司自2011年起就开始研究快递业务。而从国家邮政局公开的信息看,德邦物流在2012年初就已取得国内快递牌照,快递经营范围在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和山东省四个地区。自此之后,德邦物流何时开启快递业务便备受业界瞩目。

 

主打经济快递

德邦物流此番选择在11月1日正式启动快递业务,自然让诸多业内人士猜测其意在赶上即将来临的“双11”网购狂欢节,以赢取快递业务“开门红”。对此德邦方面则有另一番解释,“在‘双11’之前启动快递业务纯属机缘巧合,公司不会刚开启快递业务就拿‘双11’练手。”德邦物流公关部总监秦伟告诉记者,“此前反而因顾虑到能否承受‘双11’的货量高峰,考虑过是否要将启动时间避开‘双11’。”

另有知情人士透露,德邦选择在此时才放出做快递的消息,本意是为配合IPO时间表而打出的组合拳,只是如今国内IPO仍未开闸重启。事实上,德邦物流自2010年就已启动上市计划。

秦伟透露,德邦进军快递领域获得了IBM、麦肯锡和安永三家咨询公司的帮助。从德邦物流官网上的公开资料判断,德邦的快递业务继续沿用德邦这一品牌,而非重新创立一个新的快递品牌。同时,德邦快递的市场定位主打经济快递,并且支持派送和德邦物流门店自提两种服务,同时提供代收货款、保价等增值服务。德邦快递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根据德邦经济快递的定价,北京同城快递首重是10元,北京到上海首重11元,北京到广州首重12元。

记者通过对比发现,顺丰与圆通等公司从北京到上海的首重报价分别是22元和18元,因此可见德邦快递这一定价略低于顺丰及“四通一达”。该客服人员表示,德邦报价针对的是散户单价,大客户运价及具体优惠幅度需咨询当地营业部,这一点则与其他快递公司类似。

此外记者了解到,德邦快递第一期试点城市包括北京、天津、郑州、徐州、南京、苏州、上海、金华、广州、东莞、深圳、佛山、重庆和成都等14个城市。而从德邦在网上的招聘信息来看,济南、中山、宁波、台州等城市也在其快递运营之列。“概括起来,就是围绕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西三角进行布局,这些区域的快递市场成熟度高,运营风险相对低。” 民航货运专家刘海明分析认为,“而这也意味着竞争的激烈。”

在物流界知名人士、上海天地汇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水波看来,德邦做快递最主要的原因应是看重快递比快运业务的利润率更高。众所周知,快运是做大件货物,按重量收费,利润率相对稳定。而快递则是按件收费,利润率相对较高。事实上,这也是一些快运企业纷纷向快递领域延伸的动力来源。

目前,为了布局快递业务,德邦物流已经在全国十几个城市招收了1000名左右的快递员。一方面通过内部招聘,统一对公司愿意从事快递业务的零担业务一线员工,进行了快递员从业资格认证的培训,并在快递业务上线后进行转岗;另一方面还通过对外招聘建设快递员队伍。同时,公司部分营业部还腾出一些仓储空间供快递业务使用,而分拣中心和车辆则主要与原有零担物流业务共享。

 

前途未卜

“对照其官网披露信息以及一些招聘网站上所披露的内容来看,感觉德邦快递有太多德邦物流的影子,并且其快递业务的合规成本非常高,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真的为其捏把汗!”刘海明推断说,德邦快递体系从一开始就共享了很多零担业务资源,且因直营起步导致合规成本高昂,不具备价格优势。另外,从公开的招聘信息来看,德邦快递员的待遇甚至好于顺丰,刚起步即如此,不排除意在高薪挖角、降低培训成本的可能。他本人对于德邦快递的总体印象是:德邦快递有着太多零担的痕迹,在当前的市场竞争格局下,如果短期内德邦快递能够盈利应该是个奇迹。

而德邦物流方面对待媒体则刻意保持了低调姿态,“我们并不希望被过多关注。” 针对公司日前开启快递业务一事,秦伟向记者直言。究其原因,他解释说德邦目前做快递业务还处于试水阶段,前期也只是选择了部分快递单量比较大的城市进行小范围试点,因此希望保持低调,等一至两年内全力开展这项业务了再进行大力宣传。他告诉记者,“过去的两三年,我们确实在筹备快递业务,现在是通过试点去应验前期的研究战略,还没到全力开展快递业务的地步。”

德邦物流的这一表态,究竟是过分谨慎,还是对于涉足快递业务的前景尚无十足把握,目前只是在摸索中前行?“物流和快递融合还是挺难的,流程不一样,操作模式也不一样。德邦做快递只能说有一些优势,但毕竟是重造一块大业务,不经过伤筋动骨是很难去改变的。”秦伟坦承。此前,德邦物流主要经营国内零担物流,目前收入规模位列国内公路运输商首位。截至2013年10月末,公司已开设直营网点4200多家,服务网络遍及全国,自有营运车辆7200余辆,全国转运中心总面积超过88万平方米。

有业内专家认为,快递和零担是两个相似度很高的细分行业,都有网络化特征、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具备可复制性,而这也是德邦做快递的优势。然而尽管德邦物流在网点、人员和公路运输等方面具备优势,但从零担物流到快递的跨越并没那么简单。

中国物流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定一表示,快运是做大件货物,其网络分布是根据客户确定;而快递则是根据概率,末端的布局是放开的,没有特定的客户群。德邦虽然一直是以服务中小企业为主,但这两者之间有多少交叉重合却还有待考量。

中国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指出,由于快递运营与零担物流的模式完全不一样,德邦物流在短时间内可以利用价格优势以及老客户资源,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但长期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仍需要投资搭建独立的快递运作平台,而到那个时候,对德邦来说最大的挑战将是资金。

“德邦做快递有一个比较有利的条件,就是有比较多的直营门店,可以像邮局一样来揽货。但德邦(做快递)的最大劣势就是其运营方式,小货和大货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就看其人工和管理,包括分拣和运输等,能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徐水波认为,德邦此番转型符合国际趋势。从国际上来看,物流和快递企业的交叉融合是一种趋势,就像UPS也做快递,FedEx也做零担一样,彼此都在各自侧重擅长的基础上有所交叉。

“因为市场的快速发展,大家都在做对自己有利的事,但成熟的模式显然还没有显现。” 中国物流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定一认为,中国物流市场这两年发展非常快,很多模式还没有定型,又有新的机会,所以很多企业都在做一些跨界的探索。目前,像顺丰、德邦这样相互延伸到对方领域,以及像京东、凡客等一些电商网站自建物流,在现阶段都是正常现象。但从长远来看,随着物流市场的逐渐成熟,肯定会有社会化分工出现,也就是每家企业还是要聚焦于其核心竞争力,并趋于分工和合作,“分得细,必然伴随着合得紧,只有这样才能定型地发展。”

 

诱人的快递市场

电子商务的热潮使快递市场蛋糕不断膨胀,这是德邦物流启动快递业务的另一大主因。“中国的快递行业每年增长30%至40%,电商的发展也非常快。而目前做电商业务的快递企业主要以加盟为主,顺丰是直营但电商业务不多,所以,直营化管理比较好的德邦如果进入快递领域,我们肯定可以为客户提供比加盟快递商更好的服务,所以我们选择进军快递。”这是今年9月16日,德邦物流董事长崔维星在上海举行的公司快递业务启动会上所作的“关于进军快递业务”的动员讲话。而德邦物流一位内部人士近日告诉记者,德邦快递所专注的目标客户群主要是电商配送,但并没有确切定位为B2C还是B2B的电商客户群,目前首先是要满足原有零担物流用户的快递需求。

当前,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正在引发消费模式变化,快递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在今年10月份举行的第44届世界邮政日的致辞中,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介绍,到2020年我国快递业务收入将达到4000亿元,比2010年翻三番。届时,邮政业还将培育出两个年业务收入超千亿元和若干个年业务收入超500亿元、服务质量好、管理规范的大型快递企业或企业集团。目前,“四通一达”和顺丰距离这一目标仍有差距,可见快递业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总体良好。

另据商务部日前披露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1.31万亿元,同比增长67.5%,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司长王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电子商务尤其是网络购物70%需要快递业务,是带动快递业迅速发展“背后的力量”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快递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让行业亚健康的现状越发凸显。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内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都在高速增长,但利润和服务质量却在下降,而这对于快递行业的整体发展不利。一方面,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快递业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快速膨胀;另一方面,电商快递发展迅速,但问题也不少,暴力分拣、监守自盗、私卖信息、快件损坏丢失维权难等问题,让快递业始终处于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

当前,面对快递业的“亚健康”状态,国家相关部门正试图帮助快递企业走上健康的轨道。国家邮政局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下半年将推动行业充分利用铁路、公路、民航等大交通资源,提升效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在定价机制上,业内则试图通过推行快递星级评定,加速行业“优质优价”的进程。

“短期来看,德邦的加入不会对整个快递业格局产生影响。”一位快递业分析师对记者分析表示,目前在物流“大杂烩时代”,快递公司想做物流,物流公司也同样想在快递业分一杯羹。与此同时,未来快递企业将加快兼并重组。“未来快递公司将会进一步优胜劣汰,小型快递公司向个性化发展,中型快递公司向专业化发展,而大型快递公司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向综合物流、供应链提供商转型,这也是国外快递巨头如FedEx、UPS等已经在做的。”徐勇指出。

 

关键词:
相关链接
©2020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 京ICP备060029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