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汽车行业仍然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冲击,走出年中波动震荡,持续保持恢复增长态势,全年产销稳中有增,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展现出强大发展韧性,为稳定工业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从全年发展来看,2022年汽车产销双超2600万辆,较比上年实现小幅增长,延续了2021年的增长态势。其中,乘用车在稳增长、促消费等政策拉动下,呈现较快增长,为全年小幅增长贡献重要力量;商用车在各种叠加因素影响下表现为“运行低位”。
逆境下显现韧性 汽车产销小幅增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月12日下午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增长3.4%和2.1%。
据悉,我国汽车产销总量已经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一。2022年,尽管受疫情散发频发、芯片结构性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局部地缘政治冲突等诸多不利因素冲击,但在购置税减半等一系列稳增长、促消费政策的有效拉动下,在全行业企业共同努力下,中国汽车市场仍在逆境下整体复苏向好,实现正增长,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韧性。
从全年汽车销量情况来看:2022年1~2月开局良好,产销稳定增长;3~5月受吉林、上海疫情冲击,产销受阻,部分地区汽车产业链遭到冲击,汽车产销出现断崖式下降;6月开始,购置税优惠落地、厂商促销叠加去年同期因缺芯问题基数较低,汽车销量迅速恢复并实现较高的同比增速;进入四季度,受疫情冲击,终端消费市场增长乏力,消费者购车需求释放受阻,汽车产销增速回落,与过去两年相比,产量和批发销量并未出现往年和预期政策结束应产生的年底翘尾现象。
从逐年库存情况来看:2017年厂商库存达到最高位,随后开始明显回落;2022年虽有所回升,但厂商库存总体处于合理水平。从全年库存情况来看:由于2022年汽车市场受不利因素影响,终端库存压力大,2022年1~11月,库存量整体呈上升趋势;12月随着企业控制生产,叠加终端市场消费回暖,终端库存压力有所缓解;12月厂商库存104.5万辆,较上月下降13%,同比增长23.7%,回归合理水平。
数据还显示:2022年12月,我国汽车产销238.3万辆和255.6万辆,产量环比下降0.3%,销量环比增长9.7%,同比下降18.2%和8.4%。其中,乘用车产销212.5万辆和226.5万辆,产量环比下降1.4%,销量环比增长9%,同比下降16.1%和6.7%。
对于一季度汽车市场表现,中汽协认为:由于去年12月的回补效应,提前透支了部分需求,一季度终端市场压力可能较大,销量或会出现明显下降。而去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3年经济工作总体目标,强调了内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核心支撑作用。而为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和消费活力,中汽协呼吁:能够继续出台购置税减半等促汽车消费政策,助力汽车产业稳定增长。
多因素致需求放缓 商用车低位运行
2022年,受前期环保和超载治理政策影响,商用车需求透支,而疫情影响下的生产生活受限,包括油价处于高位等因素影响,也让商用车整体需求放缓。
从各月产销情况来看:2022年1月商用车开局良好;3月之后,由于疫情导致各地复工复产和基建投资启动延缓,销量出现大幅下滑;6~9月,由于低价倾销库存车助力,轻卡市场掀起一波“购车潮”,助力商用车整体销量有所提升;9月后,疫情反复导致商用车再度遭遇连降。
数据显示:2022年,商用车产销318.5万辆和330万辆,同比下降31.9%和31.2%,呈现两位数下滑。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和货车产销均呈较快下降。其中,货车产销277.8万辆和289.3万辆,同比下降33.4%和32.6%。在货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四大类货车品种产销均呈两位数下降,其中重型货车和中型货车降幅更为明显。
2022年12月,商用车产销25.8万辆和29.1万辆,环比增长9.8%和15.2%,同比下降32.1%和20.2%。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客车、货车产销均实现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货车产销均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货车降幅更为明显。据统计:12月,货车产销21.3万辆和23.9万辆,环比增长7.9%和10.6%,同比下降35.7%和23.3%。其中,在货车细分品种中,与上月相比,重型货车和轻型货车产销呈不同程度增长,中型货车产销均呈下降,微型货车产量增长、销量微降;与上年同期相比,四大类货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中型货车降幅最为显著。
此外,《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了解到,2022年颇为热门的皮卡,在产销量上并未取得良好成绩。去年,皮卡产销52.6万辆和51.9万辆,同比下降3.9%和6.4%。
新能源爆发增长 出口创新高
2022年,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全年销量超680万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5.6%,逐步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和增长阶段。
中汽协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近两年来高速发展,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2年,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产销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高于上年12.1个百分点,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的4月份同比增速仍超四成,随后也快速恢复至高位。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而刚刚过去的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79.5万辆和81.4万辆,同比均增长51.8%,市场占有率已经升至31.8%。
汽车出口方面,2022年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屡创月度历史新高。据统计:自8月份以来,月均出口量超过30万辆,全年出口突破300万辆,有效拉动行业整体增长。其中,商用车在海外市场表现亮眼,累计出口58.2万辆,同比增长44.9%。而新能源商用车出口达到2.7万辆,同比增长1.3倍,足见中国商用车品牌海外影响力正不断提升。
具体而言,由于海外供给不足和中国车企出口竞争力的大幅增强,去年我国汽车出口突破300万辆,达到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有效拉动行业整体增长。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252.9万辆,同比增长56.7%;商用车出口58.2万辆,同比增长44.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
而刚刚过去的12月,汽车企业出口32.4万辆,环比下降1.9%,同比增长45.4%。其中,乘用车出口27.5万辆,环比下降0.6%,同比增长47.2%;商用车出口4.9万辆,环比下降8.6%,同比增长35.7%。而新能源汽车出口8.2万辆,环比下降14.2%,同比增长3.6倍。
据中汽协介绍,这也是自2021年以来,中国汽车出口全年总量首次突破200万辆,打破了之前在百万辆左右徘徊的局面,实现了跨越式突破。
展望2023年汽车市场,中汽协预计:我国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积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相信随着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实施,将会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和消费活力,对于全年经济好转充满信心;加上新的一年,芯片供应短缺等问题有望得到较大缓解,2023年汽车市场将继续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呈现3%左右增长。
而据《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了解,2022年11月中汽协就在当月信息发布会上指出:消费信心最重要;悲观者正确,勇敢者前行,乐观者成功。而经过综合分析与判断,中汽协给出的具体预测是:2023年,我国汽车总销量为2760万辆,同比增长3%。其中,乘用车销量为2380万辆,同比增长1.3%;商用车销量为380万辆,同比增长15%。而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00万辆,同比增长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