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协杨中平:加快智能电动底盘产业化、技术创新力度和标准化建设
2023-11-13 14:45:05
导读:主题论坛六:智能底盘——智能电动开创汽车底盘新时代。

11月10日-12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暨第二届中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大会”在武汉经开区举办。在11月12日上午举办的“主题论坛六:智能底盘——智能电动开创汽车底盘新时代”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杨中平发表致辞。

图片4.jpg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杨中平

以下内容为部分发言实录: 

智能电动汽车底盘主题论坛,已经随着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连续举办三年。前两年这个主题论坛叫线控底盘,今年升级为智能电动汽车底盘,范围更大了,朋友圈更广。2021年在重庆举办第一次线控底盘主题论坛的时候,许多线控底盘创业企业才刚成立,传统底盘企业刚开始谋划转型。在车企的带动下,通过这几年快速发展,各家主力产品逐渐浮出水面,产品上车应用得到一定的提升,智能电动底盘零部件行业呈现欣欣向荣的良好发展态势。

智能电动汽车底盘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今年1-10月,销售汽车2396.7万辆,同比增长9.1%。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售1142.6万辆,占比55.3%,占有率持续上升;新能源汽车销售728万辆,同比增长37.8%,市场占有率达到30.4%,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2023年上半年,具备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42.4%。产业正在加速向智能网联新能源升级转型发展,为智能线控底盘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在智能电动底盘的技术及产业发展上取得良好成绩。车企、传统底盘企业及创新型企业,都在加大智能电动底盘技术研发的投入,现在许多自主企业都已经完成了EHB Two-box产品的开发,部分领先企业已经开始量产EHB One-box方案,技术进步神速。在资本的加持下,加快了国产零部件企业的产品开发速度。可以说,打破了线控制动和转向受国际头部供应商完全掌控的局面,与国际头部企业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在线控底盘的可靠性、稳定性、能耗、集成度、智能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绩。

我国汽车产销规模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为我国供应链的发展带来广阔空间和无限机遇。在此,对智能电动底盘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继续加大加快对智能电动底盘产业化工作。线控底盘是实现电动化、智能化的关键,车企及底盘企业要抓住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加快线控底盘技术的产业化,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中构建安全可控的线控底盘供应链体系,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底盘零部件企业做好协同发展。从研发、试制、量产、上车应用等方面,鼓励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软件开发商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加强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以形成完整的线控底盘产业生态链,降低生产成本,加速上车应用和推广,提高整体产业的竞争力。同时,将智能电动底盘融入国际化产业链供应链中,与全球的车企、友商协同发展。

第三,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和标准化建设。面对即将全面到来的智能化时代,我们的底盘零部件企业要始终秉承自主创新、掌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不放松的理念,加强核心软件和硬件创新开发。同时,积极推动标准化建设,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推动智能底盘的健康有序发展,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发展目标,为智能电动底盘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今天,也希望各位嘉宾在这里,充分交流信息、分享成果、借鉴经验、贡献智慧,为我国智能电动底盘产业的发展出谋献策。(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杂志在线| 专题策划| 编委会| 理事会
©2020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 京ICP备180345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