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司机之家”,让公路上的美丽心灵不再孤单
2019-08-38 03:41:38
导读:“改善货车司机群体生产生活条件,营造良好从业环境意义重大。”

“改善货车司机群体生产生活条件,营造良好从业环境意义重大。”8月18日,在交通运输部与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的“司机之家”建设工作推进现场会议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强调。全国2000万货车司机承担着70%的公路运输,同时也维系着2000万个家庭、近亿人口的生计。

会议上,来自全国各省的交通与工会主管部门代表,参与“司机之家”建设运营的单位代表,中国公路学会及相关分会理事单位代表,各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及物流企业(园区)、运输企业代表,从事运输及物流相关研究的高校、科研单位代表等300多位与会人员,一起总结了自2018年6月以来全国10省推行司机之家试点建设的工作成绩和典型经验,并部署下阶段重点工作。

传化智联作为全国唯一的民营企业代表分享经验,营口、杭州、贵阳、商丘四地的传化公路港被评为第一批试点中的“品牌服务司机之家”,同时,会上最新公布的76个“司机之家”试点项目中,传化智联11个公路港入选。

“这些年传化始终如一为货车司机代言,呼吁社会关注货车司机生存现状,关心关爱司机等一系列举措都令人感动。”刘小明评价。

从2000年进入物流行业以来,传化就开始与中国2000万货车司机结缘,并在服务、帮助货车司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和带动作用的“司机之家”建设、运营、管理和服务模式。

硬件环境:“三好”服务为司机提供一站式服务

“喝口热水,吃口热饭,洗个热水澡,睡个安稳觉。“对于常年奔波在外的货车司机来说,这样的生活曾经是一种奢望。然而,从2003年杭州传化公路港第一个“司机之家”投入使用开始,这样的生活就逐渐成为越来越多货车司机的工作常态。

“在2018年交通部、全总提出开展司机之家建设工作的号召以来,我们对所有园区配套服务进行全面升级,让司机朋友进入传化公路港后都能找到家一样的温暖感觉。”张翔说,目前公路港规划有配套服务区,包括旅馆、餐饮、超市、司机诊所、车辆维修、车后用品超市等功能。

“这几年,习惯了在传化公路港卸货或者停歇时,在港内吃上一顿热腾腾又实惠的饭菜,安心地把车停在‘智能车源中心’,在‘司机之家’舒舒服服地洗上一个热水澡,卸下一天的疲惫。第二天精神抖擞地上路,路上奔波劳碌的艰辛也似乎减少了一大半。”传化公路港内司机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软件支持:货运联合工会提供常态化维权服务

作为高流动性群体,货车司机经常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纠纷,却又寻路无门。2017年8月,杭州传化公路港在各级政府的指导下成立了全国首家服务司机群体的“货运联合工会”,服务广大货车司机及物流从业人员。

货运工会针对司机群体的特点,特别开设了货款维权、疾病帮扶、法律咨询等服务,让货车司机群体能够通过工会发声。并且,工会还积极组织各类活动,包括义诊活动、驾驶员技能培训、全总文工团慰问演出等系列活动,在帮助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丰富货车司机和家属的生活。成立以来,工会每年组织各类活动超过5000多场次。

目前,货运工会模式已经在济南公路港、青岛公路港、菏泽公路港、太原公路港等园区复制落地,常态化服务司机及物流行业从业人员。

线上线下共联动:打造卡车司机公益互助平台,关爱突破空间界限

如何让货车司机出了公路港以后,也能在需要帮助时第一时间获得服务?

2017年,传化慈善基金会推出的第一个慈善项目——“传化·安心驿站”,是全国首个服务于货车司机的公益项目。以“助卡车司机车安、家安、心安”为使命,动员卡车司机组建“安心驿站”社群,不但实现了卡车司机群体之间的公益互助,同时也将司机群体间的互助拓展到社会各个领域。

截止目前,全国累计发展司机驿站421个,聚合站友25365人,累计服务司机54000余人,线下现场救助4000多人。同时,在这个平台和社群中,司机师傅们也自发组织起来,将他们的爱心集聚,参与到其他各类社会公益中,输出正能量。

他们也许风餐露宿,也许饱受非议,也许不被理解,但是这样一群”大老粗“们却坐在货车的驾驶座上,跑出了中国的公路物流“速度“,支撑起了中国经济运转的血脉。

同时,他们也在用自己独特的细腻洞察着社会和生活。去年,传化慈善基金会联合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中国首部由卡车司机群体创作的文学作品集《公路上的美丽心灵》,集结近百位卡车司机及其家属们的创作,精选收录200多篇诗歌和散文作品。

所有这些,让我们更加坚信付出的价值,并将进一步坚定推进“司机之家”的建设工作,让奔波在公路上的美丽心灵不再孤单!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杂志在线| 专题策划| 编委会| 理事会
©2020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 京ICP备180345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