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凌晨,顺丰突然宣布关闭对菜鸟的数据接口。截至中午,顺丰已经停止给所有淘宝平台上的包裹回传物流信息。菜鸟方面表示,对此感到很突然,正在与顺丰紧急沟通,在此期间菜鸟建议商家暂时改用其他快递公司发货。
据菜鸟方面表示,顺丰暂停数据接口后,淘宝上顺丰包裹的物流详情无法正常回传,商家无法确定买家是否已经收货,买家也不能跟踪商品的实时信息。这可能对消费者和商家带来重大损失。
菜鸟在声明中称,事情发生很突然。5月31日晚上6点,菜鸟接到顺丰发出的数据接口暂停告知。6月1日凌晨,顺丰就关闭了自提柜的数据信息回传。6月1日中午,顺丰又进一步关闭了整个淘宝平台物流信息的回传。
菜鸟方面表示,此事发生前,为保护消费者隐私、电话信息安全,菜鸟正在根据安全团队的建议对全网物流数据进行信息安全升级,将加强对海淘、快递柜等物流数据的多重交叉验证,但顺丰及丰巢等出于各种原因并不配合。
菜鸟在声明中强调,与所有物流伙伴是合作关系,而不是竞争。菜鸟不碰具体物流配送,没有一辆快递车,没有一个快递员,是凭借物流合作伙伴的支持合作,共同提升了中国的快递物流效率。“中国的快递物流市场,未来必定每天有十亿个包裹,不是我们的市场够不够大,而是我们的能力够不够的问题。”菜鸟方面称,一些物流伙伴希望更加深入到电商等领域,对于这种探索和尝试,菜鸟一直给予欢迎和支持,但也希望合作伙伴始终坚守客户第一,不能因为一己的商业决策,影响商家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今天下午三点多,顺丰方面终于就此次事件给出了正面回应。“菜鸟之所以封杀顺丰,背后原因是阿里方面一直希望顺丰从腾讯云切换至阿里云”。据顺丰有关负责人解释,丰巢在2016年开始跟菜鸟合作。菜鸟提供消费者手机号信息给丰巢,丰巢反馈快递出入柜信息,丰巢网点推送等相关快递柜物流信息给菜鸟。但这起合作在2017年3~4月续约过程遭遇挑战。顺丰人士称,菜鸟当时提出续约条件是所有快递柜信息的触发必须通过菜鸟裹裹,取件码信息无条件给到菜鸟,丰巢需要返回所有包裹信息给菜鸟(包括非淘系订单)。丰巢难以接受以上合作条款。因此5月菜鸟提出,以数据安全为由停止对丰巢的合作,并在6月1日0点下线丰巢接口信息。
顺丰及丰巢方认为,除了丰巢意外,其他平台并没有关闭数据接口,不管是快递公司还是驿站、菜鸟裹裹等,菜鸟有针对性封杀丰巢背后实质是阿里方面以信息安全为由,要求顺丰、丰巢等加入到阿里云。因而在顺丰看来,“不顾消费者利益体验,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封杀的其实正是阿里方面”。
截至目前,菜鸟仍在就此事与顺丰沟通,并表示将继续与所有合作伙伴进行数据连接、分享,提升物流体验。
下文为菜鸟关于顺丰暂停物流数据接口的声明
1、菜鸟一开始就是跟所有物流合作伙伴进行合作,而不是竞争。所以我们明确自己不碰具体物流配送,没有一辆快递车,没有一个快递员。自成立以来,我们赢得了绝大多数物流合作伙伴的支持合作,共同提升了中国的快递物流效率。
2、中国的快递物流市场,未来必定每天十亿个包裹,不是我们的市场够不够大,而是我们的能力够不够的问题。我们关注到一些物流合作伙伴希望更加深入到电商等领域。对于这种探索和尝试,菜鸟一直给予欢迎和支持。但我们也希望合作伙伴始终坚守客户第一,不能因为一己的商业决策,影响商家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3、从昨日到今天,我们的合作伙伴顺丰突然关闭了物流数据接口,对此我们深感突然。事情经过是这样的:5月31日晚上6点,我们接到顺丰发来的数据接口暂停告知。6月1日凌晨,顺丰就关闭了自提柜的数据信息回传。6月1日中午,顺丰又进一步关闭了整个淘宝平台物流信息的回传。这导致了部分商家和消费者的信息混乱,可能会造成商家和消费者的重大损失。事情发生的很突然,我们正在跟顺丰进行更进一步沟通。此事发生前,为保护消费者隐私、电话信息安全,菜鸟根据安全团队的建议正在对全网物流数据进行信息安全升级。我们将加强对海淘、快递柜等物流数据的多重交叉验证,但顺丰及丰巢等出于各种原因并不配合。
4、在此期间,为了避免物流数据缺失给商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我们已经紧急建议商家暂时停止使用顺丰发货,改用其他快递公司的服务。菜鸟愿意与所有合作伙伴进行数据连接、分享,提升物流体验。目前我们仍在就此事与顺丰沟通。
专家观点
中国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快递公司和电商平台的合作首先要基于“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于快递公司来说,大量的物流数据涉及到合作平台的核心商业机密,比如单量、货物品类、货物流向等。随着大数据价值的凸显,如何保护合作对象的商业机密是快递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关链接:马云的“大物流计划”
2007年,马云个人入股由谷歌大中华区前总裁周韶宁创建的百世物流。
2009年,马云投资7000万参股星辰急便。
2010年6月11日,淘宝网宣布推出淘宝大物流计划,该计划的核心包含了API接口全面开放的淘宝物流宝平台、物流合作伙伴体系以及物流服务标准体系等三大块内容。大物流计划的推出以及物流宝平台的建立,帮助淘宝完善其服务体系,促使其更近距离的接近大淘宝远景规划。
2011年1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北京发布物流战略,其核心内容包括两件事:第一,通过“物流宝”平台,大力推进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第二,由集团层面主导,投入100亿元着手兴建全国性仓储网络平台。
2012年5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B2C平台天猫与国内九大快递公司(EMS、顺丰、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宅急送、百世汇通、海航天天)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电商社会化物流新标准,推动电商物流服务提升。
2013年1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与行业企业、资本及金融机构进行系列闭门会议并达成战略共识,计划联手建立智能物流骨干网络,该网络能够支撑日均300亿(年均约10万亿)网络零售额,让全国任何一个地区做到24小时内送货必达。筹划这一庞大物流网络的企业包括:产生中国快递包裹总量半数以上的阿里巴巴集以及银泰、复星、富春、四通一达、顺丰和相关资本市场的领军机构、银行和金融机构。
从物流宝平台推出后,淘宝网不断在募集物流合作伙伴进驻物流宝,但当时并未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这是因为作为物流宝一大功能——掌控物流合作伙伴的业务运营数据,给所有进驻物流宝的物流商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按照淘宝网的设计, 物流宝“可以整合订单的信息、商品的信息以及物流作业的状态,包括物流结算的功能”,这意味着加盟物流企业自身业务运营的核心数据都需要向淘宝网做相当程度的开放。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移动商务专家咨询委常务副主任王汝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指出,物流宝信息平台将集纳很多对市场更具指标价值的数据,未来有可能直接转化为淘宝网的另一个获利资源,可见物流服务商心中确实存有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