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正立场!多家电商平台下架H&M,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2021-03-26 14:24:56
导读:一份H&M集团官网更新于3月20日的尽职声明(statement on due diligence)称,该集团关注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群众遭遇“强迫劳动”和“宗教歧视”的指控,“我们产品所需要的棉花将不再从那里获得”。此事随即引发中国网友愤怒。

一份H&M集团官网更新于3月20日的尽职声明(statement on due diligence)称,该集团关注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群众遭遇“强迫劳动”和“宗教歧视”的指控,“我们产品所需要的棉花将不再从那里获得”。此事随即引发中国网友愤怒。

屏幕快照 2021-03-26 下午1.26.48.png

   (图源网络)


没多久,H&M就扛不住了。 昨天晚上八点半,H&M中国发布声明,但拒绝认错,表示这都是供应链的锅


@HM中国 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H&M集团并不直接从任何供应商处采购棉花。H&M 集团目前在中国与超过350家生产厂商合作,为中国及全球消费者提供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服饰产品

屏幕快照 2021-03-26 下午1.28.27.png


今天(3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主持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这个事情本身对中国进行造谣污蔑和诋毁就是极端错误的。同时,华春莹强调,中国的市场就在这,不需要我们去专门搞什么胁迫。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现在中国老百姓不允许一些外国人一边吃着中国的饭,一边砸着中国的碗。我们敞开胸怀,欢迎外国企业和人员在中国经营生活和工作,但是我们反对基于谣言和谎言对中国进行恶意攻击,甚至损害中方的利益。


同时,在今天(3月25日)商务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高峰也就H&M等国外服装品牌因新疆棉问题回应了记者的提问。


高峰表示,所谓中国新疆地区存在“强迫劳动”,完全是子虚乌有,纯白无瑕的新疆棉花不容任何势力玷污抹黑。高峰强调,对于跨国企业在中国正常的经营活动和构建产业链供应链的努力,中国政府始终持欢迎和支持态度对于个别企业基于虚假信息作出的所谓商业决策,中国消费者已经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回应


对此,央视新闻还特意为H&M集团做了一张图,指责其“荒谬”。

屏幕快照 2021-03-26 下午1.28.49.png


全网抵制H&M,没人为荒谬买单

 

H&M集团之所以会做出“抵制新疆棉花”这一奇葩决定,是因为西方的奇葩报道。 


近些年,西方一些政府、民间社会组织和媒体,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扣上了强迫劳动和歧视少数民族宗教的帽子。 而H&M选择相信它们,抵制“带血”的棉花。


失去理智和判别能力的不仅是H&M。据环球时报,事实上,近两年发表过与新疆棉花“切割”言论的外国企业还有不少。其中包括BCI成员巴宝莉、阿迪达斯、耐克、新百伦等


日本共同社今年2月报道称,
优衣库、无印良品等12家日本公司拟与“已确认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参与强迫劳动的中国公司”暂停交易。记者注意到,优衣库官网目前已没有与新疆棉有关的产品售卖,但无印良品官网上仍有大量新疆棉产品在售。


对于H&M的回应,不少网友表并不买账:避重就轻,看不出任何诚意!

屏幕快照 2021-03-26 下午1.29.03.png

屏幕快照 2021-03-26 下午1.33.30.png

屏幕快照 2021-03-26 下午1.29.22.png

3月24日晚间,淘宝、天猫APP最新搜索结果显示,所有“H&M”或“HM”搜索均无结果,疑似遭到阿里方面的屏蔽、下架。
包括拼多多、唯品会、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也都已无法搜到“H&M”的店铺及商品。甚至在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和大众点评上也已无法搜索到相关信息。此外,小米应用商店、华为应用商店、vivo应用商店、腾讯应用宝均已下架H&M商城APP。



中国外交部驳斥:破坏全球产业链

 

近两年,美西方政客针对中国涉疆议题的炒作一直没有停止。“强迫劳动”则成为美国和西方一些反华势力攻击中国新疆事务的常用借口。

《环球时报》记者查询大量公开信息后发现,外国品牌对中国新疆的集中表态,基本上与2018年至2020年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在新疆进行的去极端化和职业培训工作发起的一轮轮“抹黑”行动有关。


例如,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以及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就分别在2019年10月和2020年3月炮制了两份歪曲中国新疆政策的报告,并将重点对准使用包括棉花在内的新疆产品和劳动力的外国知名品牌的产业链。其中,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还罗列了一个所谓的使用新疆产品与劳动力的83家外国和中国服装企业的列表。


实际上在新疆,75%以上的棉田都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在新疆北部,这一比例更是达到9成以上。如果采用人工,不吃不喝不睡也干不完。


其实,针对反华势力的抹黑,中国外交部及新疆政府多次予以驳斥,强调所谓“强迫劳动”问题,完全是美西方一些机构和人员凭空捏造,严重违背事实。美西方以此作为借口,对有关中国企业采取限制措施,违反国际贸易规则,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是赤裸裸的霸凌行径,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屏幕快照 2021-03-26 下午1.29.41.png

(图源网络)


嘴上都是主义,背地里都是生意

 

作为世界最大棉花消费国、第二大棉花生产国,我国2020/2021年度棉花产量约595万吨,总需求量约780万吨,年度缺口约185万吨。其中,新疆棉产量520万吨,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占国内消费比重约67%。

 

与此同时,中国棉花在国际市场也越来越重要。据中国棉花协会统计,2014年到2018年,我国平均植棉面积5002万亩,平均产量568万吨,占全球产量的23%。


新疆长绒棉,世界顶级,做衣被,暖和、透气、舒适,长年供不应求。为满足国内需求,中国每年需进口200万吨左右棉花,近年来积极拓展进口渠道,加强与巴西、印度等重要棉花生产国合作,确保国内棉花供应链稳定


当中国棉花的话语权越来越大,此消彼长,原本称王称霸的美国棉花产业,日子就不再如以前那般滋润了。 所以说到底,他们对新疆的无端指责,归根结底是:嘴上都是主义,背地里都是生意。 他们很清楚,摧毁新疆棉花产业,也就相当于摧毁了中国的棉花产业

 

不仅是棉花种植,对于中游的加工,下游的消费都会有莫大的影响。 去年《纽约时报》就指出,特朗普政府任何阻止(新疆)棉花进口的举措,都可能对全球服装生产商产生巨大影响。同时,这项新禁令也可能导致一些大型服装品牌撤离中国。 这也给了他们更多抹黑新疆棉花的动力。 因此,虽然同样是棉花大国,美国不可能不知道新疆那么大的产量,全靠“强制少数民族劳动”是多么的不现实,但还是要坚持谎言。

 

实际上,除了棉花,美国还以同样“强制劳动”的借口,宣称停止进口新疆的番茄。 不难猜到,新疆番茄也威胁到了美国利益。 新疆是世界三大加工番茄产区之一,其番茄和番茄制成品质量均远高于国内外规定标准,所以远销海内外。

据中国日报网2019年9月报道,2019年番茄产品年产量超过65万吨,占全国产量的90%;2017年,新疆番茄出口占中国番茄出口的70%、世界番茄贸易额的25%! 不得不说,新疆的棉花、番茄,着实刺痛了美国的农业

 

 由此可见,为了利益,一些人的底线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杂志在线| 专题策划| 编委会| 理事会
©2020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 京ICP备180345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