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物流孟庆文:解码汽车出口背后的“运力之钥”
作者:董建伟      2023-08-24 17:34:46
导读:我国汽车出口狂飙,滚装运力吃紧何解?

继今年前3个月在汽车季度出口量上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后,我国半年度汽车出口量也超过日本首次跃居全球头把交椅。可以说,我国汽车出口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良好势头,为我国汽车市场疫后快速复苏接连打下强心针。

然而,汽车出口加速狂飙背后,滚装运力吃紧始终困扰车企及跨境物流供应商。面对出口量暴增持续加压汽车物流运输,这一困局如何化解?8月5日上午,长久物流副总裁孟庆文接受《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采访,对其全面分析解读。

wps_doc_0.jpg

(长久物流副总裁 孟庆文)

出口狂飙  持续发力

近年来,我国汽车出口市场可用“狂飙”二字形容。根据中汽协数据,2012年,我国汽车出口实现第一次飞跃,突破100万辆大关;2021年,我国汽车出口迎来发展元年,200万辆关口被一举跨过;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更上一层楼,出口量达311.1万辆;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234.1万辆,全年预计出口量超400万辆。简言之,从2021到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年度增量均在100万辆以上。

以商用车出口为例,目前俄罗斯是其核心市场之一。由于众多国际品牌撤出俄罗斯后,当地对商用车乃至机械装备需求存在巨大缺口,我国商用车品牌迅速补充到俄罗斯市场。只是,需要注意的是,俄罗斯的需求短期内属于机会型市场。当然,整体而言,我国商用车出口行情仍然值得期待。较比欧洲产品,我国商用车具备显著性价比优势,可快速占领相关境外市场,然后再跟进服务并迭代产品。“这两年,商用车出口迎来集中释放期。未来,境外市场需求上升势头或将持续强劲。”孟庆文指出。

孟庆文进一步说:现在,国内汽车市场博弈升级、中国车企国际化进程加快,大量产能、产品释放到境外,给物流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物流企业更熟悉中国汽车企业的合作模式,在境外车企会采用属地化的工人,但主导相应物流服务的大概率是国内专业的物流公司。长久积极应对这种需求变化,紧跟车企布局脚步,目前已在俄罗斯、波兰、德国、中亚落子,未来将在东南亚、南美洲等地实现更广泛和深入的规划和布局,以满足中国汽车品牌“走出去”的需要,将主要汽车商品形态如整车、KD相关的物流、包装、仓储等一系列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的全产业链服务“落地”境外。

据悉,长久在境外发展“主打”顺势而为,主要依据客户需求,提供伴随式服务。其业务布局都是与客户充分沟通的结果,或对行业趋势的前瞻预判。除干线运输外,长久将重点发展综合性服务,包括二手车运贸一体化、跨境公路、境外集港集站以及境外国家之间的物流服务等,都是长久潜在的业务场景和模式。现阶段,长久在跨境整车、KD的包装、运输方面都有深度涉入。“以KD运包一体化业务为例,长久体系现有1200人的KD运包团队,正积极‘复制’既有运包功能,为国内各大汽车品牌提供集成化、集约化的关联服务,形成多品牌、大体量的规模效应,为服务成本、时效、质量优化带来更好的支撑。”孟庆文说。

wps_doc_1.jpg

物流承压 积极应变

前文回顾我国汽车出口行情,在于揭示一个事实:面对增量迅猛的汽车出口市场,当下滚装运力等并未做好充分准备,供需差异导致了运力紧张。虽然一些车企、船东都在滚装运力上加大投入,但投入跟需求间存有“时间差”,2024年下半年或2025年年初,新的运力才有望释放;在此之前,按照船龄和行驶要求,国际及国内在碳排和环保注册上又有相关要求,一些汽车品牌对其供应商在可循环能源即环保上已有硬性规定,这对老旧运力产生“自然淘汰”,对整体运力也带来一定限制。

基于此,不难发现:由供需不匹配衍生的运力吃紧,将持续一段时间,由此导致的运价高企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孟庆文分析:客户向来对价格敏感,为客户有效优化成本是跨境物流供应商的重要职责之一。但价格高低终取决于市场行为,加之滚装运力回程资源少,如等待有效配载,就会对回程时间有直接影响。因此,现阶段必然要寄希望于其他运输方式来缓解滚装运输市场需求,当需求下降后价格就会趋于平缓;之后,随着新的滚装运力陆续释放,价格自会慢慢回归正常区间。

对于滚装运力市场缺口较大状况,长久其实早有预判。其除自营国际航线的滚装船外,还有一众合作伙伴给予舱位资源支持;同时拓展多式联运方式,弥补客户需求,确保运行的线路、质量、航期都符合预期。另外,长久积极开拓结构性资源,比如铁路方面充分利用笼车资源,拓展境外笼车跟国内多种运输方式接轨,且成效初显;中欧班列方面,除依托公司在黑龙江的合资公司哈欧国际的班列资源外,也积极与国内众多中欧班列平台深度合作,保持运营的稳定增长。 

孟庆文告诉记者:面对行业发展和客户需求变化,长久坚持持续投入,不做单一性质的货代,要做专业的服务团队。以国际业务为例,今年已上线更为领先的信息化系统,有效控制所有业务板块环节的信息、数据,便于业务调整和精准决策。在干线运输基础上,长久积极孵化两端的运营能力,包括国内段的集港集站,小区域内的循环短驳;积极进行境外业务拓展,比如仓储缓存服务、末端配送服务、清关及其他相关增值服务等,同时推进境外建立可控的海外仓可行性分析,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效率,保证客户需求高效达成。

wps_doc_2.jpg

局面将缓 不畏挑战

据孟庆文分析,滚装运力吃紧局面将在未来几年逐步缓解:一是因为在汽车出口中,海运为主导方式,其中又以滚装船为最主要方式,其他船运方式包括集装箱、纸浆船、反架箱及散杂船运输等可作为有效的补充运力;二是疫后铁路中欧班列或口岸公路过境在汽车出口数量上有所增加,特别中欧班列这一常态化模式,面对俄罗斯、东亚、独联体国家等市场支撑效果明显。

从长远看,除一些船东、车企有大量新船在2025年前后批量下水外,汽车出口增速未来3到5年或可达到一定平衡,这将减轻滚装市场压力。“届时,国内车企会加大力度在出口的目的国或需求地建厂、投资,而非仅依靠出口整车满足市场需求。未来,出口整车及KD的结构会出现变化,车企属地化发展将持续深入,境外建厂规模及产能将持续扩大。基于此,滚装市场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孟庆文说。

那么,市场会否出现滚装运力饱和情况?孟庆文认为: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专业的滚装运力会在自然增长和淘汰间迎来平衡。举例看,散杂船、纸浆船、集装箱船可做滚装运力补充,但操作较复杂且易产生货损,对于汽车商品的适用性、运营的专业性是有待探讨及考量的。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无论采用滚装或铁路运输,一定是专用的运具加上专业的操作才是最高效的。例如,长久针对新能源车辆的驾驶、装载、安全、技术、性能等方面要求,出具相关培训与操作手册,对每个环节做好有效控制和管理,避免车辆或电池在物流环节发生安全问题和电量衰减;在硬件投入上,投入及应用GPS、温控仪、汽车装载所需的支架、托盘等。可以相信,市场会起到最好的调剂作用,新的滚装运力补充进来,不仅会用于新车出口,还将用于国产机械装备、二手车等商品出口运输。

针对我国汽车出口长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我国跨境物流供应商到底要如何顺势而为?孟庆文提出,需从如下三方面加以重视:首先,行业发展尚处于一个百花齐放阶段,各行各业对汽车出口包括二手车出口都想大力参与,但专业性不够,一些企业更是“跟风”而已,并未持续投入,上述情况亟待改善;其次,在规范性和行业标准上,应提高技术门槛,如个别企业招投标中的“最低价格中标法”等现象,成本仅能作为中标与否的参考值之一,不能代表专业服务水平的全部;再次,物流企业要加强跟境外的如铁路、航运、海关等部门密切合作,增加定期学习、交流的机会,行业主管部门、代表企业也需要参与其中,共同加速汽车物流特别是国际物流服务的专业性及深广发展,推动行业规范进步、健康向上。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杂志在线| 专题策划| 编委会| 理事会
©2020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 京ICP备180345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