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两个多月,上海物流企业的复工复产道路谁顺?谁难?
作者:杨云飞      2022-10-12 10:36:23
导读:

“其实,对于我们而言没有停工的概念。即使是在上海疫情严重期间,我们依然保持着最低限度的运营。”6月8日,在上海迈向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一周之际,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港集团”)大物贸平台总经理助理、招商经理阮海一向《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透露,“临港集团园区内聚集着大量物流企业,只要园区内有人,我们就得正常运营,尽最大可能帮助这些物流企业员工克服疫情期间的种种困难。”而在疫情期间,这些物流企业几乎都有几个或者十几个员工驻留并进行日常作业,以保证货物流通。

6月1日,在上海企业加速复工复产之时,作为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的物流早已奔赴产业前线。但截至目前,他们的复工复产之路依然艰难。

“我今天就接到一卖家电话说,抱歉快递接不了发上海的单了。”上海一位网购下单的居民相先生6月1日晚间表示。另一位居民李先生6月9日提出,目前上海政策对于工厂复工的手续比较繁琐,比如两天一次核酸,一天两次自费抗原,并对食堂的要求也列了近十项条件等等。

a69c35905ee392334535b1a67d69b75.png

始终“跑”在产业前面

“疫情期间,荣庆物流作为上海市首批保供配送企业,因抗疫保供需要运营始终处于在线状态。从3月底,疫情初期公司紧张投入抗疫保供工作中,期间一直保持高效运转状态”,6月9日荣庆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宝山运转中心总经理吴付祥也对《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说,“在6月1日上海逐步解封后,荣庆物流员工已基本复工”。目前,荣庆物流所有线路皆处于正常运营状态,客户发货全面恢复。全国至上海来货配送时效基本恢复以往水平,上海至全国货运车辆运输基本正常。

同样,安能物流的复工复产也是比较早的。4月26日,安能物流被纳入上海市青浦区第二批复工复产企业名单。彼时,安能物流还加快申请上海市《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的脚步,每天申请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那段时间申请通行证还是比较困难的。另外,全国各地对上海车辆有限制,但是通过我们积极调度车辆、人力资源,最终有序且高效地推动着上海复工复产。”安能物流一位负责人表示,5月初,安能在上海区域的货量已经恢复到了正常量的50%左右;到5月底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恢复了正常量的90%。

6月1日,上海全面解封后,情况进一步好转。首先,货量出现大幅度上升,基本恢复到3月份之前的状态;其次,在上海域内解除风控限制,且没有通行证限制后,派送速度基本得到恢复。“在6月1日~2日时,安能物流上海的货量还创了一个相对比较高的增幅,大概2500吨左右,这样的货量在淡季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了。”该负责人透露。

同样作为上海重点物资保供企业,上海天地汇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地汇”)运用自身成熟的无接触式甩挂作业模式,着力解决了本次上海疫情期间的物资运输问题。

“4月初,我们主动提交请战申请,4月13日我们拿到上海商务委下发的上海保供文件正式批文后,随即便开始筹备平湖中转站的启用。4月19日,公司正式派员入驻平湖中转站,我们就正常开展工作了。”天地汇高级干线网络事业部总经理任思宇向《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介绍,虽然目前上海已经全面解封,但由于运送抗疫物资的司机进入上海会带星号,返程依然可能面临隔离14天的情况,而在平湖中转站运作就不需要隔离。因此,各地货车司机在中转站将挂厢卸下,再由上海来的接驳司机换上车头,将挂厢接走进入上海。这样就兼顾解决了防疫需要和物资顺畅流动的矛盾。

总之,立足于甩挂模式,天地汇的车辆不会存在由于防疫要求导致司机到其他的省份被隔离现象的发生。“司机的活跃性和整个公司运转都是完全正常的状态。”任思宇补充说。

“在本次上海疫情爆发初期,我们就做好了资源储备。比如,在公司内预留足够的人员,包括驾驶员、装卸人员。因此,公司在疫情期间为上海的保供做了大量工作。”6月9日,上海惠骏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骏物流”)董事长吴惠龙对《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说,6月1日上海全面复工后,他们的货量已逐步恢复,但是货量要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依然需要一段时间。

“从产业角度来说,工厂生产所需要的零部件、原材料等物资都必须靠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才可以到达生产线上。所以,产业复工物流先行。各行各业的复工均需要物流行业的先行复工来提供支持。”针对物流企业纷纷奔赴抗疫保供一线的行为,阮海一深有感触地说,“其实,物流行业的复工复产进度,直接决定了制造型企业复工复产的推进程度。”

c09f3b8d104d04936ed99a635ed923f.png

复工之路依然艰难

“现在虽然不像先前封闭式管理那么严格了,但是相比疫情爆发之前仍有很大的差异。”吴惠龙举例说,现在上海的车辆无论是到江苏还是到北京,都需持有通行证。而且有些地方要求,只要是来自上海的货车,依然需要由当地企业派人去接才能下高速。另外,按照各地防疫要求,车辆要消杀、货物要消杀、人员要扫码登记等,甚至有些园区要求只能有一辆或者两辆同时进入,其他车辆必须等园内车辆驶出后才能进入。如此一来,运输效率很难达到之前的正常状态。

吴惠龙同时坦言,毕竟上海“暂停”了两个多月,在上下游原材料不能及时匹配的背景下,工厂满负荷开工也是做不到的。以惠骏物流一个汽车零部件客户为例,该企业6月1日已经开始生产,但由于原材料不足,只能临时找货购买,而在物流不畅的情况下,这家企业的复工速度依然比较缓慢。

“由于原材料跟不上,所以工厂即使已经正常生产了,但依然没有恢复之前的一天两班、甚至三班倒的生产节奏。相应的,我们由原来一天发两次货,变成现在两天发一次货了,这也就导致我们的运输货量迟迟不能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吴惠龙进一步分析,汽车零部件公司的产业链非常长,分一级二级三级零部件商,只要其中一环衔接不畅,就会导致整个供应链效率的迟钝。当然,除了原材料不足外,整个消费市场需求下跌也对工厂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

据记者了解,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政策,个别情况须遵守各地方的防控政策,且有部分地区对上海来车有限制,如一些地区仍存在车辆下高速较困难现象,有的客户要求对驾驶员进行闭环管理。“目前,上海域内出行限制虽然已经被取消,但因全国各地防疫政策的不同,从上海出发到全国各地的车辆依然会有一些限制,部分地区会对行程码带星的返程驾驶员进行隔离。”吴付祥告诉记者。

“整体来讲,3月底到4月20日左右,上海基本处于停摆状态,那段时间,我们在上海的货量也是迅速归零的。”安能物流另一位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说,但其实到了到4月27日,安能在进入了复工复产那段期间,由于实行通行证制度且通行证数量有限,再加上其他省市对于上海出发的车辆进行严格限制等多方面原因,公司货车从上海往返外地依然有着非常多的困难。

为了提高车辆回流率,安能采取了应对策略。比如,他们在靠近上海的地方搭建了一个临时甩挂中心,全国各地的甩挂车集中到该中心后,进行卸挂分拨,再挂上海的车头,这样就可以顺利将货物运进上海。同样,上海运至全国各地的货物采用同样做法。“整个过程中,司机在驾驶室内是不出来的,只有车挂的交接,采用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运输效率,也提高了防疫效果。”安能物流上述负责人强调。

另外,在历经两个月的疫情考验后,可能有些网点货量恢复存在困难,甚至资金不佳。针对这样的情况,安能首先会适度降低中转费、提升派费;其次,帮助网点开发更多的客户,来提高货量;第三,对于一些有资金困难的网点,安能本部金融部门会提供一些低利率的金融贷款支持。

作为物流园区的平台公司,临港集团对园区内物流企业复工复产的状况十分关注,也非常清楚这些企业复工复产的难点。对此,阮海一透露从4月份开始,他们便专门成立了招商稳商组、现场管理组以及后勤保障组,以此来帮助园区内上百家物流企业进行有序复工复产。

比如,4月初开始,他们就帮助园区内物流企业申请复工复产白名单,然后去协调各社区管委“捞人”,此外还帮助物流企业的运输工具申请通行证。“而因为通行证的有效期只有一天,所以他们每天都要反复准备多项材料进行申请。”阮海一补充说,他们还安排了专人,开始有通行证的专车,帮助企业去税务部门申领增值税发票,帮助园区内物流、贸易公司交接公章、U盾以及去银行汇款等各种琐碎工作。

“我们希望园区内所有物流企业,能做到既复工又复产,而不是名义上复工了,但实际却做不到复产。”在采访之余,阮海一如释重负地说,自从6月1日全面放开后,我们终于不用做这些工作了。据他所说,现阶段整个园区内物流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已经恢复到了原先的80%~90%的状态了。而后续工作的重点,将放在支持园区物流企业的发展上,尽可能减少企业因本次疫情所造成的收入下降。

复工之路虽然存在多诸多问题,但天地汇依然信心十足。“由于我们运作模式的特殊,目前基本可以满足常态化订单的出发。”任思宇表示,“如果临时有大量订单涌入,我们会基于自身运作模式和相应的甩挂运作的调度经验,整合市场社会化资源,来进行整个运输流转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无疑,防疫消杀工作的准备、安全的防护、司机的保险、短驳成本的增加以及油价的攀升等,都会造成物流企业运营成本的上升。对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纾困政策。比如,前不久,临港集团接到上海市国资委文件,要求他们对园区内所有的小微企业给六个月免租支持,一个都不能少,一分都不能少。

这也就是说,从6月1号开始,今年下半年临港物流园区及洋山综合保税区内所有小微企业只要租赁了大物贸平台的仓库,都不用再交纳租金了。这对于大物贸平台而言,全年收入将面临至少减少25%。

“这段时间,我们很大的精力都放在审核和免除小微企业的租金流程上,接下来会跟相应的小微企业补签合同。”对此,阮海一表示,虽然这样的减免举措会给整个公司造成很大的营收压力,但能够帮助小微物流企业顺利复工复产并降低运营成本,作为国企他们责无旁贷。(本文刊载于《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2022年第12期)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杂志在线| 专题策划| 编委会| 理事会
©2020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 京ICP备180345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