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全国网络、资源优势和综合能力”的两条路线
作者:罗文丽      2021-11-17 11:09:40
导读:干物流当然要落“地”
一边是曾经风光无限的房地产商们风声鹤唳,另一边却是物流地产首度成为最受青睐的投资标的。

近日,世邦魏理仕披露的《2021年中国投资者意向调查》显示,物流地产被47%的受访投资者选为最青睐的投资标的,在2016年起的历年调查中首次排名第一。

世邦魏理仕研究人员调查国内主要大中型物流租户发现:70%的租户计划未来三年增加在国内的物流设施面积,其中47%以上的租户预计需求增幅超过30%。一方面,网购带动物流需求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新冠疫情期间高标仓需求强劲增长。与此同时,物流仓储的资产价格持续上涨。截至今年二季度,国内一线城市的平均高标仓资本值指数较疫情前上涨7.4%,而办公楼和购物中心资本值同期均下跌近10%。

依然记得十几年前有业界朋友跟笔者说过,干物流一定要有地。

为什么呢?干物流,当然要落“地”。

毫无疑问,对于物流运作来说,物流节点不可或缺且相当关键。这个“地”如果是自有资源,就意味着更大的竞争力和话语权。如果是租用的,就意味着不可控和受制于人。

对此领悟最深刻的企业可能是京东。京东启动自建物流体系之初就在全国各地广泛建仓,重资产、高投入导致连续14年亏损。当然这种烧钱的高风险模式,非常具有赌性,未必可取。但不得不说,在能挺过来的前提下,方向是正确的。

5月28日,京东物流在港股上市。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84.72亿元,同比增长53.7%,但仍因长期加大网络基础设施等投入导致亏损152.14亿元。

放眼望去,物流圈的头部企业多年来无不加快物流用地的投资布局。比如京东、顺丰、菜鸟等企业近年均在全国布局物流基础设施,大面积投建物流园区和物流仓储中心。

应该说,物流综合服务商在积累了大量资本之后,结合自身需求积极投资布局物流园区和仓储设施等,以获取更大的资源优势和供应链话语权,这是一条顺理成章的路线,但主要问题是物流用地资源,尤其是地理位置优越的用地资源越来越紧张,不易获批。另外一条路线是,由全国网络型物流园区跨向物流与供应链业务,主要问题是面临专业能力和人才方面的挑战。

上述两条路线,虽各有侧重,但殊道同归——具备全国网络、资源优势和综合能力。

很多创业者的精神导师乔布斯曾说过:作为企业领袖,如果你在最高层做了正确的事,底端的一切就会随之而来。意思是说,如果你有正确的战略、优秀的人才和良好的企业文化,那么结果自然水到渠成。

概括而言:方向对了,人选对了,团队三观正,成功就是或早或晚的事。不必急于求成,建议从容以待。(2021年第19期《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卷首语)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杂志在线| 专题策划| 编委会| 理事会
©2020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 京ICP备180345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