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上有泥”的拼多多,探索出哪些助农新模式?
作者:杨云飞      2021-11-17 10:47:32
导读:重视农业的转型升级,拼多多未来要继续在农业领域做大投入和深度创新,持续加大对农业价值链投资。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一路走来,拼多多从没离开过农业。

拼多多为何如此重视农业?或许与其基因有关。拼多多最早起源于水果拼购,长期深耕农业领域,从下沉市场中走出,拼多多在众多互联网企业中成为最贴近三农的那一家,助力农民脱贫脱困成为必然。

应该说,农业的现代化升级转型,是破解“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把钥匙。事实上,作为农产品起家的电商平台,拼多多的崛起主要依托于中国农业的深度和广度。

“未来要继续在农业领域做大投入和深度创新,持续加大对农业价值链投资。”拼多多董事长兼CEO陈磊多次对外表示。可以看出,拼多多正在尝试用电商方式改造传统农业产业链,而这或许也是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实践。

屏幕快照 2021-11-17 上午10.43.30.png

设立“百亿农研专项”

前不久,拼多多发布了二季度财报:运营利润为20亿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4亿元,而这也是陈磊接任董事长后交出的一份新成绩单。作为国内领先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宣布将专门设立100亿元农业科技专项基金,并已通过董事会的支持和批准,将由陈磊担任一号位。

“这是一项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们将耐心投入,二季度的全部利润及以后几个季度的部分利润,将首先进入这个专项,直至达到100亿元的总额。”陈磊表示,“拼多多的今天离不开所有用户和合作伙伴的支持和信任,我们希望通过设立‘百亿农研专项基金’,用技术的方式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贡献力量。”

据介绍,在接棒拼多多之前,陈磊担任CTO,对于农研的投入也与其技术出身有关,他也一直倡导用技术给电商和产业带来新变革,农研专项基金也足以显示陈磊的稳重与决心。

近日,拼多多一位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采访时介绍,“百亿农研”专项旨在面向农业及乡村的重大需求,不以商业价值和盈利为目的,致力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科技普惠,以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劳动者进一步有动力和获得感为目标。这也意味着,拼多多愿意牺牲短期利润,去追求深耕农业的长期价值。

此外,财报显示,二季度公司营业成本达到79亿元,同比增长197%,其中部分是配送和仓储费用的增加。“为了最大程度确保农产品的时效性和新鲜度,目前,拼多多还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建设冷库仓储、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打造匹配精品农货的供应链体系,并通过路线规划技术与网络解决方案,已经初装打造出一套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上述负责人举例说,以多多买菜为代表的新型业务,已经实现了生鲜农产品24小时送达服务,并通过更好的品控和需求预测,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虽然起步不易,代价不小,但不论是在减营销、重投入方面,以及在专注农业和承担社会责任方面,都体现出陈磊“接棒”拼多多后展示出的更加踏实、坚决的形象。

探索“农地云拼”模式

作为连接农民和消费者的平台,拼多多探索出“农地云拼”的农产品上行模式,将农产品由“产销对接”升级为“产消对接”。在“农地云拼”体系的基础上,拼多多深入推进“人才本地化、产业本地化、利益本地化”策略,因地制宜、因时施策,通过“培育致富带头人+探索科技扶贫应用+创新产业扶贫产品”的完整体系。

据了解,“农地云拼”模式以“拼购+产地直发”为核心,拼购将消费端分散、临时的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归集效应,为农民提供长期稳定的订单。产地直发取代层层分销,成为农产品上行的主流。

据上述负责人透露,成都市蒲江县25岁的残疾青年杨添财,自6岁起腿部肌肉开始萎缩,初二便退学待在家中。2018年底,他和残疾人同伴吴云在拼多多上开店卖水果,2019年销售额超过1.2亿元。他们先后帮助500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带动50多位残疾人创业就业;53岁的枞阳县村民施祥龙多年前因病致贫,生活窘迫。病好后,他尝试稻虾共养,结果第一年就遇到了大米滞销的难题。施祥龙在枞阳县商务局的牵线搭桥下,结识了拼多多,销售难题迎刃而解。见识到电商魅力后,施祥龙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目前种了600多亩虾稻田,不仅自己过上了好日子,还带动了周边20多个贫困户脱贫致富。“有了平台加持,再也不用担心销路了。”施祥龙说,借助新电商,自己的年收入有了质的飞跃,也带动了当地很多农户致富……这样的事例,在拼多多那里数不胜数。

此外,“农地云拼”还带动农村地区三产融合,在中西部农村地区,诞生了一批小、快、灵的“村级”封装、仓储空间,使得乡村地区常驻人口中包括老人、妇女在内的非技能型人口,可以通过多样性的工作方式,获得更多收入。在云南石林县,当地熟练的包装工人,月收入超过了一万元。截至目前,拼多多平台已直接带动全国超过10万名新农人返乡创业,越来越多的致富带头人脱颖而出,让贫困地区有产业、有利益。

“过去的六年,拼多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分布式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农地云拼’模式,将分散的农业产能和分散的农产品需求在“云端”拼在一起,让曾经不好卖的农产品,成为百姓餐桌上的‘香饽饽’,丰富了消费者的‘菜篮子’,鼓足了农户的‘钱袋子’。”陈磊此前表示。从拼多多众多实践中可以看出,通过“农地云拼”帮助当地构建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加工、开发抗风险产业体系,才能实现长期产品迭代、产品品牌化运作,实现长效脱贫致富。

据拼多多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年平台农(副)产品成交总额达到1364亿元,2020年,拼多多农(副)产品交易额突破2700亿元。其通过在“云端”对接供给和需求,让小农户直接面对平台上众多的消费者,以“农地云拼”模式为小散农产品“拼”出了大市场。“这种‘超短链’的供应模式,让产业带的农产品流通半径迅速扩大,并能在更短时间窗口中批量上行。”拼多多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介绍,传统流通中的6~8个环节,也被升级为产地直发餐桌,大幅缩减中间环节费用,帮助产区迅速消化产能,让消费者享受到了“批发价”。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今年年初,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上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其中,拼多多作为互联网企业代表,获颁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据悉,此次共有三家互联网企业获此规格的集体表彰。

“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的荣誉,是对拼多多人的巨大鼓舞,也是沉甸甸的责任。在投身扶贫助农的过程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够战胜任何艰难险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陈磊在参加表彰大会时表示。

只有可持续的脱贫才是真脱贫。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在脱贫攻坚战胜利之后,下一步乡村振兴则是拼多多需要履行的重要社会责任。

自2020年以来,为克服新冠疫情对贫困地区扶贫产业的影响,拼多多连续开展了“抗疫助农专区”“消费扶贫百县直播”等一系列专项行动,以保障贫困户的收入。自2020年2月起,拼多多率先上线“抗疫助农”专区,覆盖全国近400个农产区包括23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扶贫产品。除了充足的流量支撑,拼多多还设置了5亿元专项农产品补贴,以及10亿元物流补贴,帮助解决疫情防控期间的扶贫产品产销对接问题。

此外,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补充介绍,前不久,为了驰援河南赈灾,拼多多首期捐赠了1亿元人民币,并紧急联合近2万个多多买菜门店、网点向受灾群众提供了救灾物资。同时,为保证供货充足,多多买菜紧急开辟绿色通道,将河南、山东和安徽等省份的库存全部打通,短时间内向受灾地区输送了超4倍仓储量的救援物资。

当前,拼多多正在在“农地云拼”的基础上,推进“人才本地化、产业本地化、利益本地化”策略,以及“培育致富带头人+探索科技扶贫应用+创新产业扶贫产品”的完整体系,让脱贫模式规模化、可持续。

“只有借助扶贫协作机制,通过资金投入、产业合作、流量扶持、人才培训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建立产业基础,才能实现多元化、可持续的长期脱贫致富。”该负责人强调。(本文刊载于《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2021年第18期封面专题)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杂志在线| 专题策划| 编委会| 理事会
©2020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 京ICP备180345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