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资学院:以40周年为新起点,继续走好“东进之路”
作者:杨云飞      2020-10-29 15:03:11
导读:经过四十载奋进发展,作为国内唯一的一所以物流和流通为特色的高校,现在的北京物资学院俨然已成为中国物流和流通人才教育的践行者、物流和流通理论研究的先行者、物流和流通学科建设的引领者。

10月18日,北京物资学院举办建校40周年校庆纪念大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没有国家物资总局、物资部、国内贸易部、教育部、北京市委市政府、北京市教育工委、市教委、市纪委、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各级领导的长期关怀和支持,学校不可能有今天的丰硕成果,也不会有物院今天的发展!”当天,北京物资学院党委书记王文举教授在大会上致辞,向社会各界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经过四十载奋进发展,作为国内唯一的一所以物流和流通为特色的高校,现在的北京物资学院俨然已成为中国物流和流通人才教育的践行者、物流和流通理论研究的先行者、物流和流通学科建设的引领者。

中国物流学会名誉会长,原国内贸易部副部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原会长陆江;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武保忠;原物资部科教司司长、原国内贸易局副局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原常务副会长丁俊发;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宇辉;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何黎明;通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汤一原;中国人大、北京交大、中央财大等大学校长、教授出席了纪念大会。来自北京市委组织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京东集团、上海期货交易所等相关行业协会的嘉宾和代表,以及北京物资学院离退休教职工、校友、在校师生等1200余人共襄盛举。

1.png

新时代格局下,人才依然是制胜关键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较大冲击,中国经济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格局对物流和流通产业提出了新任务,也对北京物资学院在新时期开拓创新提供了良好机遇。

“新时代新格局下产业竞争,人才依然是制胜关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何黎明出席北京物资学院40周年校庆纪念大会时强调,北京物资学院要继续坚持“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夯实各方面基础、突出产学研优势,培养高素质人才,争做世界一流的物流与流通大学。首先,要以流通和物流特色为支点,引领学术科研前沿。其次,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支点,打造人才培育高地。第三要以产学研一体化为支点,建设产教融合基地。第四要以重大政策建议为支点,搭建特色新型智库。第五要以国际学术交流为支点,打造一批国际化的交流合作平台。

“重温北京物资学院四十年艰苦奋斗之路,我们不禁感慨万千,心潮澎湃,那是一段艰辛的激情难忘的岁月,也给未来留下了众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物院人’为学校事业的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北京物资学院长刘军感叹。

据刘军介绍,学校面向中国流通业的日益开放与国际化、面向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新要求、面向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副中心建设的新需要,优化学科布局,强化专业特色。近年来,物资学院已建成10个教学院(部)、28个本科专业、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和4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更与北京交通大学共建北京市高精尖建设学科,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逐步建立起适应现代化服务性社会和全球化、信息化发展需求的物流流通学科专业群和完善的教学体系。

但这个成绩来得并不容易。从首届40人的规模逐渐发展为在校生近8000人,办学规模增长近300倍;校址从城区到郊区,学校虽偏居北京东郊,但始终坚守为学先立德、修学先修身的办学之本,不忘育人初心,形成了“厚德博学,笃行日新”的校训;虽然条件艰苦,但曾经食堂中的舞会、露天的电影、多彩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仓库改造成的教室阻挡不了追求卓越的韧性;远离闹市的环境磨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坚定了学生“小学校可以做大事情”的信念,锻造了物院校友踏实肯干、积极进取的精神特质。

谈及北京物资学院的建立背景,还要从邓公的一段话说起。那是1977年,邓小平同志在谈到经济工作时指出:“物资管理是一门大学问,要懂技术,要有专家。”改革开放伊始,万里、方毅、姚依林等国务院领导多次提出,我国物资管理水平低,已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应开办学校,培养物资管理人才。1980年,为满足国家流通业现代化对高级物资流通管理人才需求,国家物资总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以北京经济学院的物资管理系和一部分行政干部、基础课教师为基础正式组建了北京物资学院。由此,一批有志于献身物资流通领域高等教育事业的创业者们,挺进当时没有一所高校的通县,开启了北京物资学院40年的办学征程。

如今,经过40年的发展历程,北京物资学院已建设为以经济学科为基础,以管理学科为主干,经、管、理、工、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公办普通高等院校。40年来,北京物资学院的发展和毕业生的出色表现助推了中国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而被社会誉为“中国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的摇篮”、中国期货界“黄埔军校”。

三个维度发力,继续走好“东进之路”

回顾40年建校历程,刘军将北京物资学院的发展比喻为一条“东进之路”。所谓“东进之路”,就是一路向东,向着首都的东部、向着流通业现代化的方向、向着改革开放的前沿砥砺前行、拼搏奋进。刘军说:“回首四十年的‘东进之路’,物资学院在改革春风中诞生,在开放进程中成长,在新时代里奋进,它是与国家改革开放同频共振的生动映像,是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真实写照。”

在创业的艰难历程里,没有掌声、没有欢呼,有的只是默默奉献和在关键时刻挺立潮头的勇气,有的是“物流人”特有的“匠人精神”。“我们与关心物流教育的行业协会、企业家们同行。在物流学院主办的各个《物流论坛》和《物流名家讲堂》中,各位专家以渊博的学识和对物流与供应链敏锐的洞察力,在讲演中展示了其学术成就,使师生们了解最新物流业发展动向,增强其物流专业知识,为同学们营造了一个包容百家、弘扬学术的精神殿堂。”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院长姜旭在接受《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这期间,物资学院积极打造成立了中德班、中美班、中日班、中都班,建立了日通奖学金、中汽阳光奖学金,培育了大量“国际化、实战型、创新型”物流人才。

展望未来发展,刘军明确提出了北京物资学院将在三个维度上重点发力:

要继承“厚德博学、笃行日新”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化产教融合,开放办学,创新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适应新时代物流和流通领域需要的专门人才,探索一条分类发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新路。

要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物院精神,服务国家建设经济“双循环”的新需求,实现特色学科与时俱进;把握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机遇,实现优势学科做强做大;瞄准新技术革命的新趋势,实现新兴学科异峰突起,适应“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繁荣人文社会科学,成为新时代的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

“我们要坚持以服务求支持,贡献求发展,不断提升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的能力,成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生力军;以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为己任,无缝对接副中心产业升级和文化创新,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建立与副中心地位相适应的‘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的物资学院。”刘军认为,接下来,北京物资学院为首都东部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将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深化校企合作,扩大应用型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正处于发展关键阶段,改革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对校企合作提出了新要求。今年5月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属公办本科高校分类发展方案》,更加明确了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办法。今年年初,北京市长陈吉宁还专门对京东集团人才培养方面的专报给出了重要批示,再次强调了稳定和扩大新生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为贯彻落实陈吉宁关于京东人才培养专报方面的批示精神,近期,北京物资学院制定了专门的合作方案,与京东开展了十多次专题合作洽商,形成了以建设“京东学院”为主的一系列合作项目,并进行了前期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本次纪念大会上,北京物资学院与京东集团合作共建的“京东学院”正式揭牌。

“通过四十年的发展实践,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校企合作是学校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关键途径。学校在这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努力和探索,与包括京东集团等在内的行业领军企业建立了深层次多渠道的合作关系,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合作模式,具备了较强的合作基础,并取得了良好的合作效果。”刘军强调说,我们相信通过与京东集团的强强联合,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双方的科研创新能力,拓展学校社会服务渠道,促进京东集团的发展提升,京东学院将成为国内校企合作的新典范。

四十年来,北京物资学院为国家培养了近十万名不同层次的优秀专门人才。深情反哺母校,积极助力发展,多年来一直是众多北京物资学院校友的自觉行为。在本次纪念大会上,北京物资学院与校友企业北京悟源资产管理公司共建的“期货学院”也同期揭牌。

据介绍,期货学院揭牌后,将致力于以“立德树人、产教融合、学以致用、传承引领”为办学目标,在期货、期权、金融工程、量化交易与贸易保值、生产保值等相关领域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提升师资教学研究水平,紧跟热点重点问题研究,构建一个具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战操作和社会服务等功能的高水平现代产业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相信北京物资学院隆重举办系列校庆活动就是要进一步弘扬物院精神,汇聚各方力量,坚定必胜信心。“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隆重举办校庆纪念大会就是要回顾学校四十年发展历程,汲取前辈们奋斗的精神力量去开创未来。”王文举坚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京物资学院将继续走好“长征路”,向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进。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杂志在线| 专题策划| 编委会| 理事会
©2020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 京ICP备180345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