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宋嵘:在新形势下展现央企物流人的使命与担当
作者:席悦      2020-10-15 15:23:33
导读:“纲举才能目张,中国外运提出‘以正合、以奇胜’的策略去直面挑战、破解难题。”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外运作为我国物流业的大型领军企业,如何处变不惊,运筹帷幄,于变局中开新局?带着这样的问题,《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专访了2019中国物流十大年度人物——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外运”)执行董事、总经理宋嵘。

宋嵘.png

外部环境变化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宋嵘看来,“变”是当今世界的主基调和关键词。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逆全球化趋势加剧,以智能制造为特征的新一轮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加快重塑;国内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中国外运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所谓机遇,主要体现在数字化转型和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上;而挑战归结为一点,即去中间化、供应链服务的兴起等环境变革倒逼公司要加大“强产品、强运营”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

“产品是企业商业活动的根本和物流集成服务的前提,是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载体。”宋嵘认为:“中国外运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积累形成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服务,但市场竞
争使得我们既要关注服务的柔性和个性化,也不能忽略其标准化和可复制性。企业经营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新形势,全面加快产品化建设成为我们转型的重点。”另外,据宋嵘介绍,因历史原因,中国外运实行的是条块分割的经营体制和科层制的组织架构。近年来,中国外运加快内部资源整合,大力调整优化组织结构,按物流要素流动规律和服务特点组建了五大区域公司和五大专业公司,在总部成立了供应链、物流、电商三大事业部,正在形成以“产品小前端+运营强后台”的全新组织模式。

机遇和挑战犹如硬币的两面,大多时候是相互依存的,关键是看思维的角度和应对的策略。宋嵘指出,纲举才能目张,中国外运提出“以正合、以奇胜”的策略去直面挑战、破解难题。所谓“以正合”,就是保持战略定力,坚守“打造世界一流智慧平台物流企业”战略目标不动摇,坚持“成就多维客户、创造多维价值”的价值追求;“以奇胜”就是最大程度地按数字化产品的思维去重构业务、重塑运营、重建组织,过好“整合、转型、变革”这三关。

因此,数字化转型成为中国“十四五”战略规划和实施的主线,是集中精力必须要打好的一场硬仗。目前,中国外运已组建了数字化转型(DTO)办公室,全速打造一个以产品为基础、具备标准化流程、全数据驱动、全系统高效联动的运营体系,有效支撑业务整合和组织变革。

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中央最近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中央基于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和抉择,或成为贯穿国家“十四五”发展的主线。对此,宋嵘坚定的表示,“作为央企,理应深刻全面理解‘双循环’的核心要义及精神实质,并积极带头践行。”

宋嵘介绍,由于历史原因使得外经贸和海外业务一直是中国外运的主战场。经济全球化和客户的全球性使得国内外市场已融为一体,中国外运早已认识到加快发展国内业务、布局国内市场的重要性。早在1998年,原中国外运集团就组建了中外运久凌储运公司,成为国内最早一批经营第三方物流的企业。2018年,中国外运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合同物流业务与招商局物流集团进行资源整合,成立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目前,中国外运是国内规模领先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合同物流规模在国内遥遥领先,覆盖消费品与零售、科技电子、汽车、化工、冷链等细分行业。

尽管如此,宋嵘坦言,与全球行业头部企业比,中国外运国内业务占比仍有待提升,“双循环”的提出和实施客观上为中国外运针对性布局国内市场、推进国内国际业务协调联动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在他看来,“国内物流市场空间大,但竞争充分,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下一步,中国外运还要抓住国内运输结构调整的机会,以多式联运为重点加强口岸集疏运体系建设。近年来,在同长沙、西安、威海、上海等地方政府签署的合作协议中,共同内容之一就是推动枢纽节点和物流中心建设。”

不断提升物流数智化水平

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融入智能科技的元素,迭代产生了新基建,涵盖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七大应用领域。在宋嵘眼里,新基建作为一种新动能,其带给物流企业的机遇或在于与客户同频共振建立供需链接网络、开展嵌入式智慧物流服务,进而与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共同打造开放共赢的行业生态圈。

新基建理念与中国外运通过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一流智慧物流企业的战略目标一脉相承。为此,中国外运在ABCDT(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如物流控制塔立足于建设数字化运营中台,通过集成订单跟踪、过程监控、运营分析等功能模块,打通供需两端和国内外两端而达到快速响应全球性大客户复合需求的目的,受到跨国物流企业追捧。近年来,中国外运在26个重点项目积极应用控制塔技术,为固特异客户提供全程可视化货物跟踪,为壳牌客户精准管理库存并优化成本,订单跟踪准确率由80%提升至99%。再如围绕仓储环节和陆运过程中的网络承载,中国外运已设计出eMBB、uRLLC、mMTC等多个场景,将5G网络应用于货物的高清晰监控、追溯以及自动分拣、搬运等;同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加快关务、财务、人力等系统共享中心建设,成为公司年度重点工作。

宋嵘强调,“无论是‘双循环’还是新基建,都为中国外运的转型发展拓宽了范围,增强了动能和信心。

在疫情大考中交出亮丽答卷

面对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及招商局集团要求,中国外运压实压细工作责任,构建三级联防联控机制,精准科学防控,做到了海内外近4万名员工零感染。宋嵘告诉《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在疫情期间,中国外运坚持开展质效提升活动,积极推进复工复产,采取精细化运营管理,将疫情对公司经营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为此他颇感自豪,“现在看,疫情对我们的影响总体可控,主要业绩指标比预想的要好,一些重点产品和业务呈现逆势增长。”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运的中欧、中亚班列累计开行670列、发运箱量6.73万TEU,同比增长35.07%;举外运系统之力打造的第一个数字化产品——外运E拼收入近2.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2.7%;完成国际包机348架次,其中,固定包机80架次,临时包机268架次。

“外运各级员工、干部和经理人在这场疫情中经受了一次大考。我们牢记‘国家有需、招商必应、外运必达’的央企使命担当,分秒必争,多兵种会战,有力有序有效打通了空运、陆运、汽运、水运和海外五条通道和运易通线上平台。”宋嵘满怀深情的说,中国外运尤其发挥了海外属地能力较强的优势,开启“海外多国集货+国内多地分拨”和“国内多地集货+海外直运”跨境运输模式, 确保抗疫物资第一时间运达国内外一线。同时,中国外运也充分彰显了央企物流国家队的责任担当,受到社会各界和海外多方高度称赞。此外,中国外运参与的“招商局灾急送应急物流志愿服务队”也荣获了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在采访结束之际,宋嵘表示,新冠疫情带给政府和社会的重要启示之一就是建立一个快速响应、立体联动的应急物流保障体系,这对维护国家乃至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至关重要且尤为迫切。从历史渊源、资源条件、责任担当等看,在这方面中国外运无疑均具备综合优势。当前,中国外运正全力以赴,在支撑和保障国家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上展示外运方案,讲好外运故事。而宋嵘作为公司的领导人,无疑在当前新形势下展现出了一名央企物流人的使命与担当。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杂志在线| 专题策划| 编委会| 理事会
©2020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 京ICP备180345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