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双十一”速度,要多快才够好?
作者:罗文丽      2020-01-11 21:04:08
导读:今天是11月12日,刚刚过去了第11个“双十一”。一系列令人瞠目的数字,活脱脱一个“双十一”金钱帝国!

今天是11月12日,刚刚过去了第11个“双十一”。一系列令人瞠目的数字,活脱脱一个“双十一”金钱帝国!

无论是交易额、物流订单量,还是配送时效,均再度刷新历年数据。天猫“双十一”当天物流总订单12.92亿个,同比增长24%,总成交金额突破2684亿元;而从11.1开始持续11天的“11.11京东全球好物节”累计成交金额亦突破2044亿元。

背后是同样惊人的物流订单和快递包裹量。根据国家邮政局预计,今年“双十一”旺季高峰将从11月11日持续至18日,为此处理的快递包裹量将达28亿件。

令人震惊的,还有配送时效的不断加速,这个“双十一”更是刷出了分钟级配送时代已然到来的即视感。以“双十一”首单派送时间为例,苏宁和日日顺用时12分钟,德邦13分钟,中通20分钟;京东号称90%的行政区县实现24小时达,92%的自营订单24小时送达。

国家邮政局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双十一”当天,邮政和快递企业揽收快件5.35亿件,同比增长28.6%,是今年二季度以来日常处理量的3倍。

更大的包裹量,更快的配送速度,无疑需要匹配更多的人力和车辆以及更高强度的工作。与此同时,也应用了更多智能化、无人化的高科技设备。

对此,笔者一直想问一句:我们真的有那么快吗?需要那么快吗?配送时效是越快越好吗?

其一,从笔者近年每逢“双十一”至少花费几千元的剁手经验来看,收件时效并没有官宣的那么快。所以,更准确的理解,这种快实际上更多的意味着一种能力,而非标配。

其二,市场需要那么快吗?在笔者看来,快递时效已经可以了,真的没必要一快再快。事实上,我们也比较少见到需方在呼吁更快,反而一直以来都是供方在强调可以越来越快。为什么?惯坏消费者,提升竞争力。由此可见,“快”更多的是快递和物流企业的竞争手段,而非由实际的市场需求驱动。

其三,快递速度真的是越快越好吗?这种持续不断的提速,有多大程度上是高科技带来的,又有多大程度上是由人力超负荷劳作而实现的?一边是无人机、无人仓的宣传辅天盖地,一边仓库里的包裹堆积如山,分拣和派送人员通宵奋战。两种情形在这个行业并存,反差异常的强烈。在笔者看来,配送时效并非越来越好,而是应该选取一个平衡点,并且是时候从速度的竞争转向质量的竞争了。

快递和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远远不止是配送时效的提升,更多意味着高质量服务和高水平运作,同时一线分拣人员和快递小哥的工作和生活高质量也不可回避。

今天,国家邮政局发出提示:多个城市的快递压力较大,剁手党请稍安勿躁。事实上,“躁”的始作俑者却并非剁手党。希望来年在“双十一”之前,可以预先向快递公司提出这样的提示:多个城市的快递小哥工作强度超大,快递和物流公司稍缓勿躁。

(2019年第22期《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 卷首语)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杂志在线| 专题策划| 编委会| 理事会
©2020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 京ICP备180345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