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和物流商相互推诿,冰淇淋细菌超标问题如何破解?
作者:席悦      2019-12-06 10:50:10
导读:当冰淇淋细菌超标,而生产厂商、物流企业、终端零售商之间权责不明时,全程可追溯、数据不可篡改的区块链技术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酷夏中来一根冰凉的雪糕,相信这是不少人解暑降温的方式,雪糕因此成为夏日的畅销品,但今年夏天奥雪冰淇淋的日子却不太好过。6月21日,浙江省温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今年夏令食品专项抽检通告,此次抽检有6样食品出现不合格情况,其中“奥雪”牌网红冰淇淋——“双黄蛋”雪糕被检测出“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群超标”。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今夏,“双黄蛋”雪糕因可爱的外形和独特的口感而走红,一度成为年轻人争相购买的网红食品,而此次被监测出细菌超标,无疑将直接影响其销量走势。在网评上,甚至有不少年轻人直接声称今后将不再购买“双黄蛋”雪糕。 

配图.jpg

细菌超标谁之过?

6月27日晚,营口奥雪冷藏储运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雪公司”)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公司得知此事后非常重视,即刻成立了专案小组,针对此事进行了核查。核查结果显示:温州质检部门抽检产品日期为3月19日,而该批次产品出厂质量检验合格,但由于零售终端在运输过程中无任何冷链保护,导致产品发生化冻情况,再加上用于储存的冰柜老旧,制冷效果很差,导致该终端销售的来自3个厂家的3种产品抽检都不合格,“双黄蛋”雪糕只是其中之一。结合以往冷冻饮品抽检情况分析,温州市市场监管局亦认为储存或销售环节条件控制不当引起不合格的可能性很大。

随后,《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联系承运“奥雪”业务的某冷链企业,对方表示,在他们所承运的“奥雪”的相关业务中,全程都是按照标准进行操作,保证了全程冷链,不会出现反复化冻的现象。

而根据奥雪出具的说明看来,奥雪成立的调查组赶往出现问题的终端零售商温州市瓯海丽岙利华副食品店”发现,该店现场存在商住混用、产品摆放杂乱、产品融化严重、陈列设备老旧等问题,很难保证雪糕产品卫生指标合格。

“双黄蛋”雪糕细菌超标,究竟是生产厂家的责任,还是物流承运企业的过错,又或是终端零售商的失职呢?单从奥雪公司的声明来看,消费者依旧很难相信其中任何一方的说法。此次事件带来的教训是,生产厂家、冷链企业、终端零售商,如何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产品的问题,确保冷冻食品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上全程冷链不“断链”呢?

加强产业链各环节数据监控

“从技术层面来说,目前客户所要求的绝大部分冷链全程可视化,其实是可以实现的。”卫岗乳业旗下的江苏天天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物流总监李佳享告诉《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在冷链全程实现可视化,有利于明确冷链企业的权责,但实施起来却是很困难的。“需要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需要有很强大的信息化、智能化的监控体系支撑,并且可视化是一个永远没有尽头的概念,是一个持续性的、不断完善的可视化,只能做到一个范围内、维度内的可视化,因为客户要求和市场特点都会不断发生变化。”

在冰淇淋全产业链上,不仅仅只有冷链运输企业,还有生产企业和终端零售商。而类似奥雪“双黄蛋”雪糕事件并不只是行业内的个案。在产品出现问题时,如何让全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权责明确,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8月22日,紫云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云”)董事长兼总经理罗建辉就此接受了《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的采访,他表示,生产厂商、物流企业、终端零售商出现权责不明的问题,是由于双方在交货过程中没有相应的数据交换。

“数据不是简单的由其中一方提供,而是由第三方机构提供不可篡改的数据,这就需要区块链技术。”罗建辉提出,区块链技术具备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恰好可以作为创造信任的新模式。“将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都纳入到第三方的平台上,出库时的温度、质量,运输途中的是否存在断链,交货时的质量,终端零售商的冷藏条件是否达标等等,这些数据都可以在平台上进行查询,并且都是不可人工篡改的数据,这样就可以避免企业间的相互推诿、扯皮,明确问题到底出现在哪一个环节。”

“目前,政府的监管难点在于事中监管,但有了区块链可追溯的数据后,政府的监管也会更加的容易。”罗建辉还介绍道,目前紫云已上线“紫云货安保”平台,就是运用区块链技术对货物全程进行追踪。此外,紫云也与河南省相关部门进行了合作,共同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据悉,京东基于区块链技术已经发布了“智臻链”服务。截至目前,“智臻链”区块链防伪追溯平台已有十亿级别的追溯数据落链,700余家合作品牌商,6万以上商品入驻,逾600万次售后用户访问查询。京东数科创新科技业务部区块链部负责人翟欣磊近日在接受《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智臻链”区块链防伪追溯平台,可以了解到商品的扫码信息、区块链数字证书信息,以及产品、生产商、经销商、生产、通关、检验、物流配送等信息。此外,平台还保障了数据的不可篡改和隐私保护性,搭建生产商、品牌商、消费者等零售主体间的信任桥梁。

冷链企业更应严格流程监督

事实上,冷链物流一直是掣肘冰淇淋生产企业发展的难题之一。尤其是高档冰激凌的奶含量极高,遇热即化,对冷链仓储管理的科技化水平、运输过程中的在途温度以及供应链条的一体化程度均有极高要求。一旦“断链”,势必会对冰淇淋的品质、口感和卫生情况造成影响,所以冷链企业更应优化物流模式。

近期,《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前往坐落于天津武清区的蒙牛乳业工厂进行探访。该工厂主要负责冰淇淋、低温酸奶、鲜奶三种商品的生产,其中冰淇淋共有8条生产线,日产量160吨。蒙牛冰品事业部计划物流中心高级总监朱江当时介绍,“此前蒙牛冷链物流主要是干线运输为主,将产品运输配送到全国1900个经销商、6000多个分销商之后,由他们去自备冷链设备进行销售。”但是,现在蒙牛已与京东冷链开展合作。

京东冷链规划部负责人李秀强告诉记者,京东冷链与蒙牛业务合作之后,打破了其传统的物流运作模式,改为蒙牛产品直接从产地或者供应商处运输至京东7地大RDC(区域分拨中心),再从RDC分拨到各个FDC(转运中心),或者直接从RDC直接运输到消费者家中。同时,京东冷链还通过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为蒙牛提供仓配一体的全供应链服务,并对在京东及垂直电商等线上各渠道的库存进行统一管理,减少搬运次数,最大程度降低冰淇淋“脱冷”的风险。此外,对于冰淇淋的转运流转,京东冷链也有着严格的操作规范,比如对装卸车的时长要求都精确到分钟级。

除了全链路服务升级外,智能科技也成为京东冷链发展的助推器。针对冰淇淋这样极易化冻、对流转效率要求极高的商品,京东冷链一方面严把“温控关”,根据冰淇淋的含奶量不同,分别储存在-18℃和-35℃两个不同温层。并且依托其自主研发的智能温度监控平台,确保全程温度可视、品质可控;另一方面,通过全国首个冷仓“货到人”拣选系统、冷链自动化分拣中心的投用,大大提高冷库自动化程度,加速订单流转。

而为了保证“最后一公里”的冷藏效果,京东还研发了可循环冷藏箱,目前已经到第五代冷藏箱,保温时效高达48小时,相比第四代可循环冷藏箱24小时保温效果提高了一倍的时长,目前京东在全国投用的可循环冷藏箱大概达到了60万个左右。

李佳享则向《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介绍,卫岗乳业旗下冰淇淋运输业务额每年超过1.1亿元,主要分布在以上海、南京为中心的华东区域,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华北区域,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华南区域。为防止冰淇淋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断链”情况,卫岗集团根据产品运输中所需的温度标准,在各个环节制定了车辆应急调派管理制度、全程后台GPS监控及温度预警提示机制、400在线服务、车辆工程维修团队后勤保障等应急措施,以确保运输途中产品的全程质量安全和品质保障。

(本文刊载于《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2019年第17期)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杂志在线| 专题策划| 编委会| 理事会
©2020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 京ICP备180345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