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娟:带着孩子当“女骑手”
在即时配送领域,男骑手比比皆是,女骑手寥寥无几。带着孩子一起做及时配送的女骑手,金娟或许能算长沙第一人吧。
“女骑手”长沙第一人
三年前,生完二胎刚一年,金娟就在家里坐不住了。当时,金娟在达达做骑手的丈夫王严理对她说:“你要是想工作,不如也试试在达达做骑手吧。”一开始金娟还有些犹豫,不知道这份工作是否适合女性,何况还有1岁的孩子需要照顾。但是,天生勤奋的她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带着孩子进入到骑手的行列。
“刚开始的时候,我是把崽崽(孩子乳名)抱在前面跑单,半年后崽崽就坐在我的踏板那里。”就这样,金娟和她的崽崽一起开启了达达之路。许多客户看到她带着那么小的孩子送货,都对她非常照顾,“有时候客户还会给孩子一些零食,让他在路上吃。赶上饭点,有的客户还主动邀请我们在家里吃饭,让我感到十分的温暖。”她由衷的说。
现在,金娟的小儿子崽崽已经上幼儿园了,但周末还会和妈妈一起送货。金娟说,“孩子一直和我们一起工作,跑在路上虽然很辛苦,但也拓宽了孩子的眼界,孩子也知道了父母工作的艰辛,并在和我们送货过程中逐渐懂得了感恩。”这一点让金娟感到很欣慰。现在,每当看到爸爸送货回家晚了,小儿子都会跑上前去说一句,“爸爸你跑了一天,辛苦了!”
金娟带孩子当骑手的故事,在长沙的骑手圈中早就流传开来。看着金娟带着孩子努力送货的身影,不少骑手深受鼓舞,更加努力工作。甚至还有不少骑手跑来找他们母子合影,以此来激励自己。
“我做骑手之前,圈子里很少有女性。后来大家看我工作的很开心,也照顾的了孩子,觉得这个工作不只限定于男性了。”带动了一股女骑手的风潮,让金娟颇感自豪,“现在在长沙街头,经常能看到女性骑手,甚至也有不少带着孩子一起的呢。”
小目标是“每天多挣一点钱”
通过金娟与丈夫王严理的努力,家里的日子已经越来越好了。四年前,俩人从广州刚回到长沙还是租房住,现在已经买了房子和车子。“我们在生活上
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也越过越好,所以特别感谢现在的工作。”乐观的金娟在接受《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采访期间一直开心的笑着。
其实,金娟每天从上午9点到下午5点一直跑在长沙街头,很是辛苦。此外,与快递小哥不同的是,达达骑手是没有固定配送区域的,需要根据接单情况在全城奔波。刚开始,金娟每天能挣50元左右,而现在已经达到了200~300元。晚上回家后,金娟还需要照顾两个孩子,丈夫则继续接单。但就是在这样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金娟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
“我非常满意现在的工作,既可以照顾到家庭,也可以得到经济保障。很多周围的亲戚朋友看到我们这些年的变化都很羡慕,我们也推荐他们来做骑手,现在我们大家庭里一共有14名达达骑手。”谈到未来的规划,金娟充满希望的告诉《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两个孩子在不断成长,我们需要更加努力。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挣一点钱,这样就可以了。”
钱澎:顾客健康的幕后守护者
2015年4月,钱澎入职天士力大健康城市配送部。到如今,32岁的钱澎算是部门里的一名老员工了。刚到天士力时,同部门只有4个人,现在已经成为30多人的团队了。
四年来,每一位配送员在责任与担当的内驱力影响下,坚持以客户服务为导向,以微笑面对客户,每天坚持日清日结;他们不断挑战自己,希望每天都有所进步,为顾客带来更好的服务。
送药品,更像是一种使命
“配送业务虽小,但送药品的这份安全责任重如山,将手中的药品风雨无阻的送到每一位患者的家中,是每一位配送员的重大使命。”钱澎对《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说,目前他负责给970位糖尿病患者配送胰岛素等药品。
众所周知,和普通的快递配送不一样,胰岛素类是需要冷藏的药品,配送人员在送药时会携带数字式冷藏箱,保证药品温度符合储藏要求,避免患者在炎炎夏日去医院取药时,往返路途中的高温影响药品功效。通常,患者在医院取药只能取15天的量,而参加天士力用药服务项目,一次则可预定30天的药量。在记者看来,天士力门特项目能惠及那些最需要帮助的患者,同时也为解决当今社会看病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单位对我们每个配送员的要求非常严格,会定期给我们做专业的培训工作,包括冷链培训、测血糖等医疗知识的培训。”钱澎介绍说,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对于每一位配送员来说其实更像是一种使命。
正是怀着这份使命感,作为配送部创立以来的第一批员工,钱澎严格要求自己,各项工作一直名列前茅,几乎每年都是配送部配送效率的前三名。这几年,他先后载誉“配送部2016年年度配送效率亚军”,连续两个年度全年平均效率10.9单/小时以上,并在2018年3月12日以单人单车配送高达146单创下了部门成立以来的单日配送单量记录。
为信任,甘当顾客健康的守护者
由于工作上的出色表现,一些新入职的员工的培训工作,公司就交由钱澎负责。而经过他教导过的新员工,在各个区域都可以独当一面。公司关于配送方面的标准化流程,多半也是根据他的配送流程而制定,可以说,他为公司实现标准化作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据公司一位同事介绍,钱澎在团队协作方面,也能够发扬老员工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完成自己区域配送任务后,会主动协助其他区域的同事完成配送。有一次,在支援友邻区域的配送工作中,钱澎遇到一名患者在家中突发急病的情况,当时该名患者头晕目眩,不断呕吐,他立即帮助患者找到应急药品,协助其服下药品后,他搀扶患者卧床休息,不嫌脏累将患者的呕吐物收拾干净,并在询问后拨打患者家属的电话,直到患者家属赶回家、确认患者并无大碍后,他才离开。后来,患者家属想以物质方式向他表达感谢之情,却被他一口回绝了。
展望未来,这位举止敦厚的青年并没有想太多,眼下只想把这份工作做好,按时将药品送到每一位顾客手中。在他看来,对于所服务的这些顾客而言,他不仅仅是一位配送员,更是家人、朋友。为了这份信任,他愿意一直为他们提供服务,甘当守护他们健康的幕后使者。
徐呈博:外卖小哥的赤子追梦心
作为一名90后,徐呈博出生在黑龙江,是一名地道的东北人。大学毕业后,徐呈博从事过多份工作,从小家境并不富裕的他明白,想要的必须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经过几次职场的洗礼后,他选择了送外卖这个职业。在他看来,这个职业带给他的并不光是一份收入,更收获了成就感。
风雨无阻,一天最多送了80多单
4月23日晚上23:30分的时候,徐呈博总算闲了下来,可以跟《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的记者聊上几句。“还好,也不是很累,再说了,干什么工作都不轻松。”面对记者的询问,徐呈博笑着作答。
现在,徐呈博主要为美团旗下的小象生鲜进行配送,工作范围在北京望京地区小象生鲜周边3.5公里内的区域。每天,他的工作时间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中间大概有3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不过,通常他的工作时间都会有所延长。
“每天平均送单在五六十单左右,最多的一天有过八十多单。那天送完后才知道自己送了八十多单,觉得自己还挺厉害的。”徐呈博告诉记者,这份工作基本上是风雨无阻。天气不错的时候还好,一旦遇到大风天或雨雪天,肯定就会辛苦一些,送单量也会少一些。
不辞辛劳,让城市生活更便捷
徐呈博从事即时配送这份工作三年多来,面对各种各样的消费者,既有不被理解而感到无奈的时候,也有因为消费者的理解而倍受感动的时候。
“有一次,我送餐的时候不小心把餐给弄丢了,导致那位消费者非常不高兴。”徐呈博回忆说,当时他对消费者提出两种解决办法,一是自己重新去买一份同样的餐点送过去,二是他将餐费退还给消费者。“可能当时那位消费者比较生气,两种解决方式都不愿意,最后投诉我了。”徐呈博有些无奈的对《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表示,丢餐的情况他几乎每个月都会遇到,但有的消费者能理解,有的消费者就不太理解。
当然,也会有感动的时候,“有一次,一位消费者家里停水了,在店里定了大桶的纯净水,我送到的时候,他递给我一瓶饮料,还说了一句‘辛苦了’。”徐呈博说,当时他很受感动。
“这份工作的收入还不错,至少我努力了就会有体现。”目前,他对现在的工作感觉满意,并且打算继续做下去。他的想法很简单,“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全家过上好日子。”尽管送餐是一份辛苦活,但徐呈博这个充满正能量的小伙子,即使每天在辛劳中奔波,却并未因此而抱怨。
正是因为有众多像徐呈博一样,常年风雨无阻、不辞辛劳的穿行在城市里的配送小哥,才会有我们如今越来越便捷的城市生活。
(本文刊载于《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2019年第9期“封面故事”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