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闻
杂志
专题
我们
车轮上的AI革命:商用车智变升维
作者:董建伟
2025-03-29 13:13:32
为商用车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DeepSeek的迅速走红,一场由AI引领的数智化变革正席卷各个行业领域。在商用车行业,新能源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为AI动能的充分释放提供了更为肥沃的土壤。

在接受《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采访时,多位业内人士一致指出,AI正深度融入商用车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流程改善、渠道管理、品牌建设以及销售与服务能力的提升等,为商用车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更进一步来说,AI甚至有望重塑商用车行业的“技术-产品-服务”全链条,使得未来的行业竞争将不再仅仅局限于产品质量或价格的单一层面,而是转变为AI技术迭代速度、场景覆盖广度以及生态整合能力的全方位综合较量。

正是基于这一特殊背景,商用车企业必须将智能化作为核心战略,围绕场景落地、生态协同、自主创新等方面进行重点布局,甚至需要从企业战略的高度进行全面的“AI转型”。

9B64376B-D035-49EE-9A4E-C2402A7B952C 2.jpg

文章配图由AI生成

从降本增效到锚定需求

DeepSeek火爆“出圈”后,众多车企纷纷争先恐后地接入,这无疑成为AI在汽车产业拥有巨大影响力的有力佐证。AI在商用车全产业链各环节的深度渗透,特别是在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领域引发的效率与成本革命,着实令人瞩目。

从生产一线紧张而有序的作业,到后台管理精准高效的决策;从供应链复杂精细的优化,到质量管控严格细致的把控,AI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一汽解放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兼商用车开发院院长、党委书记王建宇,在3月21日于上海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汽车企业创新大会暨中国汽车企业创新“安亭指数”发布会上明确指出,借助“人工智能+设计”“人工智能+制造”的赋能模式,能够显著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并大幅提升质量可靠性。

与此同时,站在用户视角审视车辆研发,来自一线的声音也在期待AI助力,为广大卡车司机打造出真正受他们青睐的产品。为此,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经验丰富的货运行业从业者。

来自哈尔滨的高师傅表示,AI应用并非“万能钥匙”,而是具有场景适配性。像市内倒短运输,因距离短、路况复杂,AI技术发挥空间受限,但他十分看好冷链和TIR跨境运输领域对AI的应用;北京的董师傅希望AI技术能让货车驾驶更加舒适智能,提高运输效率,在车辆管理上发挥更大作用,即便价格稍高,他也愿意购买;银川的李师傅同样看好智能驾驶技术,认为这能让司机工作更轻松,同时他也注重车辆的管车能力和效率成本,期望AI能提升厂商的售后水平。

全国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卢华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在AI技术加持下,未来的货运车辆将更加得心应手。

他指出,AI技术的发展将重构商用车的研发逻辑,推动其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传统商用车研发遵循“设计-试制-测试”的线性流程,而AI技术可使其转向虚拟仿真优先,实现研发全流程数字化,大幅提高研发效率和精准度。

尤其在产品定义方面,传统方式依赖市场调研,通过一定量的用户访谈来判断用户需求。而采用AI技术后,能够深入分析物流场景数据,如货运平台上的货运大模型,直接指导车型开发;还能分析全国物流路线,优化商用车轴距与货厢容积配比等,使产品更贴合市场需求。

从行业影响到技术落地

AI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深刻影响商用车行业的变革。卢华平对此提出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促进智能化技术攻坚与场景落地。自动驾驶分级不断取得突破,AI大模型在路线规划、远程诊断和智能调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通过精准分析路况和运输需求,AI大模型能规划出最优路线,提高运输效率。

其二,促进新能源与AI深度融合。AI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商用车的电池管理系统,能够动态调整能耗分配,有效延长续航里程,并提前预测电池健康状态,保障车辆的安全运行。

其三,促进商业模式重构与服务化转型。车企积极探索“车辆+服务+数据”的新模式,如提供无人车队管理、智能调度平台等服务,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

其四,实现后市场智能化。AI诊断技术逐渐替代传统人工经验,实现远程故障预警和精准维修,大大降低停机时间,使商用车维保行业从“维修”转向“数据驱动的预防性维护”。

由此可见,加速AI技术在商用车行业的普惠化落地,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2月28日于深圳举行的时代新安坤势解决方案新品发布会上,时代新安解决方案总监刘李盼对记者表示,在新能源商用车的实际应用场景中,AI技术的运用是必由之路,他尤其看好AI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应用前景。

在3月1日于武汉举行的龙擎3.0新一代重型动力链暨东风天龙KX新嵘耀发布会上,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副中心长李智向记者介绍道,东风商用车依托大数据场景库、AI场景识别与工况预测、一体化域融合智能控制打造龙擎3.0动力链产品,其中龙擎3.0智慧控制平台通过AI算法对动力总成工作模式进行精细化控制,确保动力链始终保持高效状态。

王建宇也指出,AI技术应用将带来新一轮产品形态革命。通过“人工智能+智能驾驶”“人工智能+智能体验”“人工智能+数智服务”的赋能,商用车正逐步从传统“运输工具”演变成为“智慧终端”。

此外,菜鸟、京东物流、满帮、福佑卡车、货拉拉、地上铁等企业纷纷将大模型技术与物流场景相结合,为货车司机排忧解难。据报道,满帮正在开发应用货运物流AI大模型,构建以自动驾驶重卡为核心的公路物流智能运力体系,将技术转化为货运物流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推动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

从人才培养到企业转型

谈及AI技术落地的关键,业内普遍达成共识:打破技术瓶颈、实现产业链协同、强化数据安全保护固然重要,但人才培养同样不可或缺。麦肯锡2023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30年,中国的AI人才缺口将达400万,这一庞大的数字凸显了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卢华平表示,当前,商用车行业在有效运用AI工具方面,面临着培训及应用指导不足的问题。要想充分发挥AI的优势,迫切需要有机构关注并满足这一需求,为行业培养更多懂AI、会用AI的专业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整车工厂总装检测车间“王涛班”班长、首席技能师王建清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提到,当下汽车行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变革浪潮之中。作为技能产业工人,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努力为AI汽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当好新时代的工匠。

他认为,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将是具备自我感知、自我优化能力的智能系统。为确保先进技术得到最佳应用和发展,研发和制造汽车产品的人员必须走在技术进步的前沿。汽车产业工人要加强自主学习,掌握具备高级技术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知识,努力成为适应智能化生产的复合型人才。

值得欣喜的是,一些商用车企业已经敏锐地察觉到AI带来的机遇,并开始积极布局。

记者从成功汽车了解到,其3月15日举办的DeepSeek人工智能专项培训,涉及全业务链条,目的在于推动全员AI能力升级,为企业智能化转型注入新动能。成功汽车科技集团副总经理王景雨认为:掌握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提升生产效率、优化管理流程、创新产品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无独有偶,3月24日,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党委中心组开展了“商用车智能化跃迁”专题市场调研。其与华为智能汽车事业部和卓驭科技高层及技术专家,就“特定场景下的商用车智能驾驶方案”展开了深入探讨交流,并达成共识:各方将携手为市场客户研究提供极致体验、主动安全、精准交互的全生命周期多场景用途的商用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正如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的:“企业要么与AI同进化,要么被AI边缘化。”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AI不是替代,而是进化,商用车企业AI转型势在必行。AI注定将会成为更多商用车企的战略支撑,助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商用车
相关链接
©2020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 京ICP备060029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