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7日是特别重要的历史节点——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在北京成立,网络强国是我们面向信息社会的战略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判断: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我们很多国家安全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网络安全问题。过去我们把信息化作为现代化的一个必要条件,现在我们要把信息化作为现代化的充分前提条件,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没有安全的信息化,也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要把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作为统一谋划和推进。习总书记也讲到信息流引导资金流、人才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少成为国家软实力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信息技术引领创新
在“新常态”条件下,未来经济的选择我认为只有一条出路,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低端产业经济发展模式、粗放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可以再持续了。生产要素、中等收入的陷井、环境承载能力等,已经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再走过去的经济发展之路。从国际竞争看,在高端领域,发达经济体堵截;从低端领域看,我们要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种转移对我们有利。我们面临其他金砖四国的挤压和竞争,说明中国人不能再做过去低档次的工作,必须从事高档次的工作,要挣高工资。现在低档的工作都有人干了,而过去并没有提高我们的素质,所以做高工资的工作也不现实。尤其在知识产权方面,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
在这种背景下,出路只有创新。习总书记也在今年6月9日讲到了这个问题,我们的发展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科技,科技里面最重要的是信息技术。那么信息技术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它的定位高于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成为最朝阳的基础产业。创新第一要提高人的素质,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就无法从事高水平的工作。第二提高投资收入,不光增加投资量,要提高已投产业的投资收益率。第三就是创新经济最重要,就是国家和民族要有创新的制度和环境,如果没有制度环境,一切生产要素的创新、创业激情是迸发不出来的。
我认为创新最重要的要素是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信息化思维,有相关统计数据能说明这个问题。中央制定一百年的创新活动,20%是由资本贡献的,80%是由科技贡献的,在科技贡献的80%中又有80%是IT技术,这么算下来,64%的创新活动是由信息技术来引领引发的。从统计数据看,信息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科学角度讲,材料技术、能源技术并没有重大的突破,它始终处于比较平衡的速度,而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营造了互联网公共网络空间——赛博空间,扩展了经济领域,所以大多数活动都要在新的框架下重新设计,形成双空间协同理论推动经济发展。
信息化的3个生产要素
把信息化元素作为生产要素,我认为最重要是以下三点:
第一就是信息技术还在迅猛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都是这几年在迅猛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它提高了我们信息采集能力和应用能力等。
第二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这是我们目前工作的核心。我们似乎可以不再关心信息技术的指标,而是关于知识如何进行开发,如何进行利用。这次会议的主题“大数据时代,中国物流业的变革”,就体现了这种思想。大数据就是信息资源在网络化下的载体,无论是大数据、中数据、小数据,都是信息资源的表达形式。要利用信息本身的价值,信息技术带来的只是语法上的革命,语法上的创新,而信息资源带来的是语义上的创新。
第三就是在不断地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开发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信息化思维。最近也讨论互联网+,互联网改变各个行业,也有提出微信+,我们互联网发展到3.0,还在不断地推动,形成了一些信息化的思维。现在信息化思维讨论很多,我认为信息化哲学主要是三句话:网上互联互通;信息说了算;知识引领。每个行业升华都需要信息化改造,信息化对各行业改造有三个阶段。过去行业经历了业务一体化阶段,也就是计算机化阶段,创新引领阶段;第二阶段是融合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金融电子化阶段。
信息化引领物流业发展
目前,物流业还是一个作业层次的概念,应该将物流放在供应链价值体系中思考,特别是在信息化条件下,电子商务成为供应链最主要的表达形式。电子商务从流通型的电子商务,向供应链型电子商务转型,这就驱动了物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转型。我国绝大多数的物流企业在向这个方向转型。这些年来,“十二五”规划中对电子商务的预测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未来十年电子商务发展速度不会低于30%,仍然会高速的发展。这是对目前经济的再造,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购物问题,或者是B2C问题。未来无电商不店,无店不电商,电子商务会是常态。也许过几年我们就不再探讨电子商务,因为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的主要目标和规划架构,主要涉及24个工作领域,其中重点是将电子商务和物流产业紧密融合起来。
之前信息化水平滞后物流业发展,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达到信息化水平跟物流业运作水平同步协调的转折点,说明这几年的推动工作是有效的。我预计明后两年,信息化基本上能够达到物流运作需要的水平。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特征。
推进物流信息化,需要政府推动电子商务架构,对产业层次、技术层次等政府部门提供监管服务,进行工作布局。现在我国物流产业运作效率较低,市场集中度也很低。谁能在市场重组、做大做强过程中胜出?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融合在一起的企业会胜出。这正是“十二五”规划需要推进的工作,其中有8个主要的任务和一些主要的措施。现在继续推进一些创新性的、引领性项目,打破产业发展瓶颈。很多企业都参加了国家电子商务试点工程,在推进电子商务和物流融合的过程中,重点聚焦在行业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创新方面,跨境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等。每个行业现在发展的主流方向就是供应链管理。我给每个行业两个终极武器,第一就是互联网,网络效应是指数级增长,任何企业只要一加入互联网或者微信,就爆发式增长;第二就是原子弹金融,金融是有杠杆的,也能够达到指数性增长的效果。希望通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不断的努力,发挥企业家主体作用和创新精神,把我们这项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作者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信息化发展局副局长、博导,本刊记者崔冬根据董宝青在“2014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上”的演讲速录整理,内容有删节)
传化红色驿站 “致敬货车司机”关爱集市暖意浓 |
2025-05-06 16:20:34 |
运满满江浙沪上线“即时单”业务 打造极速货运新体验 |
2025-05-06 13:56:37 |
从破解苏州工业园物流痛点,看德邦快递如何助力企业高效运营 |
2025-04-30 16:27:40 |
中理检验连云港区域创新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检验解决方案 |
2025-04-30 09:10:44 |
从二维码到AR眼镜:数智化实践筑牢化工安全 |
2025-04-30 09:07:33 |